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聚焦地方產業,探索縣域青少年科普新路徑

——萬載縣以“花炮、百合、有機”三大產業賦能青少年科普創新實踐

2025年11月17日17:0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萬載縣作為“中國花炮之鄉”“中國百合故裡”“國家有機產品認証示范縣”,始終將青少年科普工作與地方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產業賦能科普,科普啟蒙少年”的特色路徑。

花炮產業的科技課堂:從傳統技藝到現代創新的跨越

近年來,萬載縣科學技術協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聯合萬載縣花炮產業發展中心、縣教育體育局、縣文化館及縣花炮總商會等多部門,構建起“花炮文化+科學普及”的協同育人機制,開展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動。

萬載縣科學技術協會與縣文化館深度合作,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走進校園,通過“工匠講堂+虛擬演示”的形式,為學生解析傳統花炮制作中蘊含的科學智慧——從硝石、硫磺、木炭的配比化學到裝藥緊實度對燃放效果的物理影響,讓非遺技藝成為鮮活的科學教材﹔聯合縣花炮產業發展中心、縣花炮總商會開展“花炮科技探秘”工業研學活動,組織學生走進現代化花炮企業,通過虛擬演示觀察大型煙花燃放的力學原理與安全控制技術,深刻感受“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內涵﹔協同縣教育體育局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將花炮制作生產中的物理力學、化學燃燒原理轉化為課堂實踐項目,讓傳統產業真正成為承載科學教育的生動載體。

通過多部門聯動,萬載縣正探索出一條“非遺傳承+科技創新+教育實踐”的特色科普路徑,讓花炮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煥發新的活力。

龍牙百合的生物課堂:勞動實踐中的科學探究

百合是萬載縣白水鄉的傳統產業,迄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

萬載縣科學技術協會立足本土百合產業優勢,積極探索青少年科普教育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打造“百合文化+勞動實踐”特色課程,組織學生從百合育種、選種、栽植到採收全程參與百合種植。學生們將數學知識應用於精准施肥計算,例如通過測量株高、葉面積等數據優化施肥方案﹔運用生物知識觀察記錄植株生長周期……在本地龍頭企業設立“小小工匠”實踐站,讓學生參與百合干片分級、百合粉提取等精深加工流程。

2021年,經中國農技協核准,“江西萬載龍牙百合科技小院”獲批復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家百合產業科技小院,依托萬載縣后稷百合食品有限公司,由省科協、江西農業大學、宜春市科協、萬載縣科協共建。針對百合在種植過程中存在的產量低、病害重、良種繁育嚴重不足等種植難題,江西農業大學教授、育種學博士胡頌平帶領祝錦敏等9名研究生,進駐萬載龍牙百合科技小院進行技術攻關。

為推動百合知識科普,萬載縣科學技術協會以此為契機,深度鏈接龍牙百合科技小院的技術資源與青少年科普教育需求,創新構建“科技小院+科普基地+校園課堂”三位一體的融合機制,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教”的方式,讓百合科學知識真正走進青少年生活。一方面,定期安排學生到小院參與“百合成長全周期觀察計劃”,科技小院的9名研究生則化身“科普導師”,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設計“趣味實驗包”,讓學生在真實科研場景中培養科學思維。另一方面,邀請科學小院技術骨干走進校園,開設“百合科學小講堂”,推動科普教育與學科課程深度融合。

有機農業的“綠色課堂”:從田間到餐桌的科學啟蒙

萬載縣作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証示范縣”,有機農業是其特色產業名片之一。位於國家現代農業(有機)示范區核心區三興的江西恆大農業,在大力發展富晒、有機農業種植的同時,花重金打造青少年研學實踐基地,以蘆筍、毛豆、稻漁綜合種養等有機產業為載體,構建起“有機理念+實踐體驗”的青少年科普場景,讓學生在“看有機、種有機、懂有機”中樹立綠色環保意識,理解“生態與產業”的科學邏輯。

近年來,萬載縣以“花炮科技課”“百合生物課”“有機綠色課”三大特色課程為抓手,打造出青少年科普的產業名片,推動全縣青少年科普事業全面開花。三年累計舉辦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吸引超萬人次參與,開展志願服務600余場次、培訓5000人次,新建2家國家級科技小院,指導萬載縣花炮技術學會升級為市級學會。(曾楚、劉勝財)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