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讓人才培養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江西省高校本科專業加速“新陳代謝”

2025年11月19日08:29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今年,我省新增獲批81個本科專業,其中契合“1269”行動計劃的專業佔比高達82.71%,撤銷專業40個。從更長周期來觀察,近五年,全省以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推進專業優化,在累計新增本科專業點312個的同時,停撤本科專業點335個,讓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持續攀升,為對接國家戰略與回應民生需求筑起堅實支撐。

對接國家戰略,填補關鍵領域人才空缺

近日,由南昌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寧夏醫科大學牽頭組建的全國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聯盟正式成立,為老年醫學領域搭建起跨區域、跨機構的優質協作平台。這一聯盟的成立,與南昌大學響應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在全國首批開設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息息相關。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推進,老年醫學與健康領域專業人才緊缺問題日益凸顯。南昌大學順勢開設這一專業,自帶回應民生需求的溫度。今年秋季新學期,該校已迎來全國首批34名該專業新生。

“我從小對學醫感興趣,也喜歡和老人打交道。現在國家特別缺老年健康方面的專業人才,這個新專業既有意義又有前景。”來自河北的新生孫筱筱,道出了選擇這個專業的初衷。採訪中,不少學生表示,看好該專業對老齡化社會需求的適配性,更認可其清晰的就業方向,因此果斷選擇報考。

“不只是傳統養老,專業還涵蓋智慧養老、AI康復等方向。”該校第一附屬醫院教務處處長朱凌燕補充道,學校將志願服務與實踐全程融入學生培養過程,確保學生的敬老情懷與專業能力同步提升。

不僅是民生領域,江西作為生態大省,在關鍵生態保護領域的人才缺口,也通過新設專業得到填補。今年,江西農業大學聯合省林業局開設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管理專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牽頭主導,專門培養該領域對口人才,精准填補國家生態戰略在地方的人才供給空白。

“全國僅7所高校開設這個專業,此前江西在該領域長期缺乏完全對口的人才。”江西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張微微介紹,開設這一專業,就是要破解有戰略需求、無專業人才的困境,為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注入人才動能。“這個專業能去野外做科研,還能到保護區研究野生動物,特別有趣。”大一新生劉晨昱雖還在學習基礎課程,卻早已對野外實踐充滿期待。

這種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的專業布局,為關鍵領域破解人才荒,也為推動國家戰略落地提供了源頭活水。

產業需求是專業調整的指揮棒

圍繞我省“1269”行動計劃與地方產業、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多所高校精准調整專業布局,開展產教融合,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隨著新能源產業從鋰材料生產向儲能應用領域延伸拓展,新余學院今年新增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對接產業升級背后的人才缺口。

“這一專業的設立,是我們基於產業趨勢和人才培養成效的精准判斷。”新余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黃建華介紹,學院分析新能源學院近兩年畢業生就業去向發現,超50%的學子選擇留在江西鋰電新能源相關企業發展。實際就業數據印証了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需求的適配度。

在該專業籌備階段,新余學院專門組織團隊調研了全國84所院校的同類專業建設經驗,同時依托本校與有研集團、贛鋒鋰業等企業的深度合作,讓專業課程開設更接地氣。

贛鋒鋰業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彭愛平表示,企業在課程設計中緊盯產業實際,注重知識與生產銜接,讓學生畢業即能快速適配崗位。

省內不少高校主動圍繞區域發展特色布局專業。以上饒師范學院新增的體育旅游專業為例,該校體育學院副院長張林寶表示:“立足上饒及周邊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優勢,我們開設此專業,就是為區域文旅產業發展輸送專業人才。”該專業瞄准體育賽事策劃、旅游產品開發、戶外運動指導、戶外運動領隊等區域急需崗位,讓人才培養更貼合區域發展所需。

專業調整從不是隻增不減,有進有出的平衡更顯人才培養智慧。近五年,我省高校停撤的專業點,多為與產業脫節、就業競爭力薄弱的傳統專業,為新專業騰出資源空間。

例如,南昌航空大學2020年至今已停辦停招21個錯位低質專業,同時定制航空特色培養方案,將10個現有專業改造為航空特色專業。再如江西財經大學,在專業調整中既主動新增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人工智能等契合發展需求的專業,也及時撤銷文化產業管理、廣告學等連續五年停招且無在校生的專業,實現“增需減滯”精准調整。

此外,不少高校還結合新文科、新工科等建設要求推進專業優化,如江西師范大學開設經濟學(數字創新)、行政管理(應急管理)等專業﹔贛南師范大學增設數字人文、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通過跨學科融合進一步提升專業與時代需求的適配性。

人才培養要兼具時代導向與現實價值

“高校專業動態調整,本質是高等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自我革新。”南昌大學副校長葛剛表示,這類調整既能提升教育質量與學生就業競爭力,更能讓高校人才培養精准對接國家戰略、緊跟市場需求。他認為,高校增設新學院、新學科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產教融合、未來發展、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等,確保人才培養兼具時代導向與現實價值。

高校的專業調整並非各自為戰,而是在清晰的頂層設計與政策指引下有序推進。

我省已印發《本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指導辦法》《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指導辦法》等文件,發布《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緊缺人才目錄》《服務江西高質量發展人才培養引導性學科專業設置指南》2份清單,覆蓋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領域的129個學科專業,為高校精准推進專業調整提供了清晰方向。

在政策指引下,通過專業的動態調整,不僅讓教育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精度持續提升,更讓高校人才培養轉向主動賦能,為江西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地筑牢可持續的人才根基。(記者 李 芳)

(責編:毛思遠、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