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2014外媒看江西”采访团在江西星子县召开座谈会,40余名中外记者和江西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一起座谈,为江西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
11月15日上午,“2014外媒看江西”采访团一行40余名中外记者登上“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凭栏远眺,赣江美景一览无余,红谷滩新城尽收眼底。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东岸,唐永徽四年,由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修建,因初唐诗人王勃文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滕王阁是汉族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详细]“在中国我也走了不少地方,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精美的建筑,very beautiful!”肯尼亚《旗帜报》的菲利普站在滕王阁顶楼凭栏远眺,不停称赞。
11月15日,40余名中外记者登上江南名楼滕王阁,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名楼的古韵唐风。通过“2014外媒看江西”活动,滕王阁的美名将再次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前来旅游观光。[详细]人民网南昌11月16日电(时雨)15日,参加“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滕王阁参观,庞大的“国际友人队”一出现,立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不少在场参观的小学生立即涌过来“求合影”,外媒记者也十分友好,纷纷满足学生们的要求。两名西班牙记者和小学生们用英语交流,直夸他们“英语学得真棒!”[详细]
语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被荡开后,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创作背景: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11月16日下午,40余名中外记者在婺源篁岭景区举行座谈会,与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就篁岭模式、篁岭的未来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地交流。吴向阳表示,“篁岭是婺源最独特的旅游资源,这是我自信的来源。项目虽然还没有成熟,已经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建成全球最美风情小镇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希望外国朋友能为我们提出一些建议。”[详细]
人民网篁岭11月17日电 (记者秦海峰)日前,篁岭的“最美老板娘”因其甜美的气质走红网络,成了网络红人。11月16日,“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团走进篁岭,不少外媒记者纷纷慕名前去拜访篁岭“最美老板娘”。
“最美老板娘”真名叫齐靓,今年4月和朋友到篁岭合开了家花茶店,主要经营花茶、水果茶和手工皂,店名为“花时间”。甘甜的山泉水煮上顶级玫瑰,香气扑鼻,入口回甘,水果茶果香弥漫,酸甜可口,花皂都是纯手工制作,古法冷制皂虽不如现代护肤品那般艳丽,却朴素真实。[详细]人民网婺源11月17日电(时雨)江西婺源素有“中国最美的乡村”美誉,16日,这里迎来参加“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40余名中外记者。一下车,他们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平常身处高楼大厦,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太美了!”“这里的村落、梯田,就像水墨画般迷人。”每一位外媒记者用尽了溢美之词。 [详细]
人民网婺源11月17日电(时雨)这个时节来婺源篁岭,观赏晒秋是“必修课”。16日,来此采风的40余名中外记者被晒秋美景吸引得“迈不开”脚步,他们和当地村民一起参与晒秋,享受自己动手晒秋带来的乐趣。除了晒秋,外媒记者还品尝了绿色的艾果,观赏了婺源傩舞,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食品和舞蹈,让见过“大世面”的外媒记者们流连忘返。 [详细]
人民网上饶11月17日电(时雨、秦海峰)17日,参加“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位于江西上饶境内的三清山,用他们的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这座世界地质公园的美景,通过他们的外媒平台向世界推介三清山。
从山脚乘坐缆车前往主峰半山腰,缆车徐徐上升,翠绿的山脊仿佛被踩在脚 [详细]江西名山众多,除了庐山、井冈山、龙虎山等旅游圣地外,位于上饶的三清山同样是闻名遐迩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深秋的三清山,时而云雾缭绕,如置身仙境,时而晴空万里,重峦叠嶂尽收眼底。 [详细]
东方女神
玉女开怀
神龙戏松
三龙出海
蒲牢鸣天
老道拜月
巨蟒出山
猴王献宝
观音赏曲
葛洪献丹
人民网景德镇11月18日电(记者 秦海峰)“2014外媒看江西”采访团18日来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探访这里世界最古老的制瓷生产线。许多外媒记者都是第一次看到手工制瓷的过程,采访之余纷纷赞叹无与伦比。
11月18日上午,古窑内的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清代圆器作坊迎来“2014外媒看江西”采访团,拉坯、印坯、利坯、挖足、画坯、施釉等工序一字排开,每个工序都由一位年长的手工艺人亲自掌管。[详细]人民网景德镇11月18日电(记者 秦海峰)11月18日上午,随着一声“开窑喽”,把桩师傅胡家旺手持太平钩,将龙缸窑窑门敲开。紧接着,数位窑工师傅将窑口内的匣体搬出,一件精美的龙缸顿时展现在大家眼前。“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团的40余名中外媒体记者见证了这难得一幕,发出啧啧赞叹。
此次烧制的龙缸为仿宣德青花大龙缸,成品口径、底径均为60厘米,宽80厘米、高70厘米。“龙缸在古代主要在皇宫盛水防火用,也常常作为铭器。[详细]人民网景德镇11月18日电(时雨)“没想到这些瓷器还能制作成乐器,吹打出来出来的声音如此美妙动听,真是不可思议……”18日,参加“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在这里欣赏了一场由纯瓷器打造的乐器演奏,悦耳动听的乐声,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媒记者听得如痴如醉。[详细]
10月19日上午,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青窑、龙缸窑、风火窑、色窑、爁熿窑、匣窑)六窑复活点火在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点火仪式前,著名历史学者阎崇年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
阎崇年表示,这是一年时间里自己第三次到景德镇,过去几十年从来没有在一年时间三次到一个地方[详细]陈平表示,“非遗”过去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而在古窑,它成了可以触摸得到的、可以看得到的东西,这里游客如织也是自己所期待的。“刚才我看到,古窑里的‘非遗’传承人点火的时候,很多人跟在后面,大家有一种憧憬的感觉,这是对传统的尊敬,是对文化的一种自信[详细]
人民网景德镇11月18日电(时雨)从景德镇市区驱车约半个小时来到三宝村莲花山脚下,“真如堂”的“真容”出现在外媒记者们的面前,一头灰白头发的“堂主”伍一洵站在屋前迎接外媒记者一行。
“真如堂”原先是一座废弃的小学,后被伍一洵改造成陶瓷博物馆,里面分为香室、茶室、琴室等不同区域,从建筑设计到内部空间的概念都来自伍一洵本人[详细]人民网星子11月19日电(时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座金光闪闪的大佛像,即使我们站在远处,也能一眼看到,因为很高,有48米高,这尊佛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铜像!”19日,参加“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九江市星子县东林大佛佛教文化游览区,金光闪闪的佛像让外媒记者们惊呆了。
据了解,东林大佛是由庐山东林寺的僧团建设的,庐山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详细]人民网星子11月19日电(时雨)“如果问我庐山最美的地方在何处,我会说就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秀峰景区!”19日,参加“2014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庐山脚下的秀峰景区,导游的一席话立即“勾起”了他们的兴趣。
网媒记者们徜徉于山间小道,景区内处处是秀美的山峰,时时都能见到瀑布泉水,更能触摸到参天的古树[详细]人民网星子11月20日电(时雨)感受完庐山秀峰的秀美后,19日下午,40余名外媒记者又来到庐山观音桥景区,这个景区坐落在庐山三大峡谷之一的栖闲峡谷,景区因千年古桥观音桥而著名。
一千‘岁’!”当景区工作人员如此介绍时,所有的外媒记者都张大了嘴巴,摊开了双手,表示不可思议!工作人员介绍,观音桥不光年代久远,而且它的艺术价值和建筑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