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热门策划
    2015年江西的高考和招录工作并不平静。轰动全国的“替考事件”余音未了,8月11日,媒体又曝出因高校与该省教育考试院“掐架”,互不认可对方录取分数线,导致该省一名高分考生未能被清华大学录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高考,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考生王希以裸分645分成为该区理科状元。由于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王希还获得了40分加分,总成绩达到685分。685分刚好是清华大学公布的在江西省理科录取分数线,但王希却无缘清华大学,因为省考试院公布的清华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是686分。不过,新余市有两名考生的分数也是685分,却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关于这一场“分数线之争”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和清华大学各执一词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高校投档线由省级招办据高校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分数,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自然生成,其它任何单位不能自行划定投档线

    7月17日22时18分,江西省正式投出第一批本科高校考生电子档案。7月18日上午8时30分,各高校陆续下载考生电子档案。7月18日上午9时30分后,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收到清华大学要求将理科685分及以上填报清华大学的所有考生档案投给清华的调档函。但此时已错过了投档时间,相应考生的档案已投给其他学校,无法重新投档。

    清华大学
    江西考试院未按清华提前批录取已划定的685分这条线,未经协商沟通,将清华一批统招分数线定为686分并进行了投档

    清华大学在今年的江西省招生录取工作中,按685分的理科分数线向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出调档函。凡是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投给清华大学的考生档案都符合清华大学的录取要求,没有发生退档的情况,清华大学在江西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最终也是685分。[详细]


王希:填报志愿前 清华大学曾承诺685分可被录取

    王希告诉记者,在填报志愿前,清华大学曾承诺他685分可以被录取。正因这“一分之争”,江西省考试院根据他填写的第二志愿将档案投给中央财经大学。让他不解的是,江西省考试院怎么能在定下了686分的录取线后,却又将新余市与他同分数的两名考生投档给清华大学,让清华大学顺利录取。

    对于王希未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原因,江西省考试院11日下午向媒体公开出示了一份《关于“考生王希未录取清华大学”的情况说明》称:“江西省一本录取时间为7月18日,此前省考试院已通知所有在赣招生一本高校,要求招生院校必须在7月17日15时前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比例要求,并完成计划调整。但清华大学并未按时提交,也没有申请追加计划。清华大学在江西省理科计划仍为原定计划17名,根据测算生成确定,清华大学理科模拟投档线为686分。7月17日22时10分,江西省考试院正式投出一本高校考生电子档案。7月18日上午8时30分,各高校陆续下载考生电子档案。7月18日9时30分后,考试院才收到了清华大学要求将理科685分及以上填报清华大学的所有考生档案投给清华的调档函。”[详细]

“分数线之争”岂能让状元落榜

     

  


          


  



 


  
“分数线之争”岂能让状元落榜

录取线“冲突”只因高校招生还不够自主热?

    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也无法自主确定录取分数,这是因为自主招生是嫁接在集中录取制度之上的,只是给学校有限的自主权,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只是获得一定的录取优惠加分。而真正的自主招生,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详细]

状元落榜,错在清华

    同一所大学在同一个省份的招生,竟然出现“各执一词”两条分数线,如此诡异的高考招生场面,无疑很“奇葩”,“非常荒谬”。[详细]

“状元落榜”是违规预录取惹的祸

    当地高中校长评价称:这在高招史上闻所未闻,非常荒谬。但此事是非对错并没有泾渭分明,梳理清华与江西省考试院的争论,以及审视王希面临落榜风险的窘境,应该是清华违规预录取又一次放了考生的鸽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