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南铁人勇敢“逆行”

秦海峰 娄国标 刘榴芳

2020年01月28日19:04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南铁人坚守岗位,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凌晨抢运大萝卜

1月28日清晨,南昌车务段莲塘站货场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的第二批80吨萝卜正在装车,并将陆续运往武昌东站。

为保障防疫重点物资运输,南铁莲塘车站站长王喜斌提前2天安排装卸人员,当日凌晨4点就来到货场,无缝衔接,精细组织,2小时完成装车任务。“冬吃萝卜夏吃姜,早点把这批萝卜运到武汉,就能早些为武汉人民提供能量。”王喜斌说。

疫情发生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密切联系武汉相关部门、医院,积极筹备防疫物品,从大年初一开始,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优先配车、优先装运,快速抢运萝卜等蔬菜以及口罩、板蓝根等紧急物资。

家在咫尺不能回

南昌客运段K1326次列车长李静,老家在南昌县麻丘镇,今年寒假时,她把儿子送到麻丘的爷爷家。前几天,老家有亲戚从武汉返乡并在他家逗留过,一家人开始了居家隔离。

为了列车大家庭的安全,出乘归来的李静,强忍着心中的思念,没有回麻丘看望父亲和儿子,只是通过视频向他们拜年,叮嘱老人和儿子保重身体,居家留观不要外出。

“我和爸爸今天都要出车,你要老老实实呆家里,不要自己外出,勤洗手多喝开水。”1月28日大年初四,李静叮咛着儿子,又开始了出乘。“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不能相聚,看望老人也成了奢望,但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党员列车长,我和所有客运乘务员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让每一位旅客平安出行,把个人安危和亲情先放在一边。”

2003年“非典”时期,李静是值乘南昌至重庆、厦门线路的列车长。当时,一趟值乘任务就是7天。李静说:“我觉得铁路和别的岗位不一样,大动脉必须保持畅通。2003年那时候那么年轻,也没畏难退缩过,现在作为一名老党员,就更不会了。”

组建党员突击队

“G2045次下车57人,大家各就各位。”1月25日16时15分,郑州开往厦门途经湖北黄石、鄂州等地的动车即将在福州站停靠,这是福州车站重点监测的列车之一。福州车站组建的党员先锋突击队,与武警、公安、疾控等部门组成一道疫情阻击“防火墙”,第一时间将体温异常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旅客进行筛查隔离。

90把“红外线测温枪”、7500个医用口罩、配备防护服、护目镜、南北临时隔离室、每日站内消杀、站内防疫知识高频次轮播……福州车站全方位做好站区预防性消杀,进一步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要冲在最前面!”

“喂,您好!120,我这里是漳州动车站,列车上有位发热人员需要救护车和隔离措施,请抓紧时间到火车站!”1月26日19时55分,漳州站党支部书记李楠致电漳州市急救中心120,拉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仅有一套隔离防护服、只允许一人办理发热病人交接的情况下,李楠立即穿上隔离防护服:“大家都退到安全区域外,我来交接!”

20时13分,D3334次列车停靠在漳州站1站台。“您别紧张,放松,躺下休息一会儿,救护车很快就到。”李楠迅速与列车长办理交接手续,随后带病人到车站设定的专门留观室。

20时39分,距离车站最近的漳州市第三医院救护车到达漳州站。应医护人员要求,李楠陪同发热旅客一同上救护车,到达市医院后,李楠跑前跑后挂号、就诊、入院……一系列手续办完后,才找了个地方坐一会儿,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的额头、手心都是汗。

安顿完毕,李楠掏出手机准备向车站和上级报告情况时,看到了同事们发来的一连串关心问候的消息,其中客运副班长马素庆的微信消息特别感人:“书记,看到你今天接D3334次发热人员那义无反顾的样子,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我们,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对您说:书记,您辛苦了,我们都在等你回家!”

读完消息后,李楠的眼眶湿润了。她回复马素庆:“谢谢大家关心,在这样危险、紧急的情况下,我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冲在最前面!”

人人喊他“口罩哥”

“老人家,您的口罩戴多久啦?一次性口罩超过四个小时最好换一个。”1月27日13点左右,福州客运段担当值乘的D3102次车上,列车长张博巡视车厢时对一位老年旅客说道。

“现在旅客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但少数旅客的防护方法不正确,我们不停地提醒,防控疫情来不得丝毫马虎!”张博边说边往前巡视。车厢里的旅客不多,张博的巡视速度却比平时慢了,看得非常细致。

“大叔,您嗓子不太舒服是吗?”四号车厢8C座位上的一位中年旅客轻轻地几声咳嗽引起了张博的注意。“您最近有感冒吗?去过武汉吗?跟武汉的亲戚朋友接触过吗?”旅客虽然逐一做出回答,但口气里有些不耐烦。张博笑着说道:“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他随后交代列车员注意观察这位旅客。

疫情发生后,张博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通知车班职工:出乘必须戴好口罩,一次性口罩必须定时更换。此后,“口罩”两个字成为他讲话频率最高的词。“口罩戴了吗?口罩戴对了吗?口罩换了没有?”没几天,他就有了“口罩哥”和“婆婆嘴”这两个称号。

“口罩是一定要戴的,你看这个小朋友,比你还小一岁,口罩戴得多好!”6号车厢一位小旅客说什么也不肯戴口罩,年轻的妈妈有些无奈。张博发现后,调出手机里自己小孩戴口罩的视频给他看。很快,小旅客让妈妈给他戴上了口罩。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