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正当时

——一问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20年05月08日06:55  来源:江西日报
 

“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2020年的春夏之交,身处内陆而心怀天下的江西,开启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宽阔的视野拥抱世界的新征程——

5月6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试验区的集结号、进军号。一个月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赋予江西“努力走出一条内陆省份双向高水平开放,以开放促创新、促改革、促发展的新路子”的重任。

今年以来,地处内陆的江西,喜讯接踵而至: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一季度江西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增幅达15.7%,高于全国水平22.1个百分点,江西进出口、出口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位。

为什么是江西?江西缘何能成为内陆省份双向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这是党中央对江西的深切关怀、赋予江西的重大使命,是江西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的重要机遇,也是江西人历久弥坚的开放基因在新时代的延续。

作为内陆省份的江西,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再提升,拓展全方位开放格局,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扩大内陆双向开放,形成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升的开放新格局。

省委书记刘奇强调,要切实以开放的思维推动开放,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通物理、制度、观念等各类障碍阻隔,努力走出一条内陆省份双向高水平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新路子。

省长易炼红指出,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以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为引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成功获批,是继生态文明试验区之后又一个覆盖我省全境的国家级重大战略,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予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江西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亟待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利于江西更好地发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的作用,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境内外优质生产要素向江西集聚,走出一条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绿色支撑的新路子,为资源型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当前,我国内陆地区开放水平总体偏低,对外开放重点难点和短板弱项主要在内陆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吴朝阳认为,在我国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纵深拓展的大背景下,区位优势独特、对外开放条件不断改善、活力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居全国中上游水平的江西,具备当好“试验田”的良好基础条件。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中,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是重要的方面。

开放区位优势。在全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体系中,江西地处沿江运输大通道和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的交会节点,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的重要接合部,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等沿海地区的共同腹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江西积极与沿海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引入高端生产要素,大力推动贸易升级,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开放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为建设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打下坚实基础。

要素禀赋优势。我省劳动力丰富、成本低、素质高,承接高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优势突出,作为我国重要的稀有矿产基地,参与全球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高水平价值链合作的优势明显。同时,江西是首批三个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在将“生态+”理念融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月26日,全南县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云签约”活动,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项目视频签约仪式上,来自广东等地9个项目正式落地,总投资达51.5亿元。地处“江西南大门”的全南县,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关联、生态优良的优势,建设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基地,向着江西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和前沿地带的目标迈进。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产业合作,承接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式转移,深化在感知交互、虚拟现实应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快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是我省推动试验区建设落地落实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江西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初步形成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下坚实基础。以开放为产业赋能,我省将聚焦“2+6+N”产业体系和六大优势产业,实施铸链强链补链扩链工程,提升我省产业链竞争力,做大做强我省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本报记者 郑荣林)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