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正劲千帆举——三问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20年05月10日06:48  来源:江西日报
 

  拥抱八面来风,起舞广阔世界。作为又一个覆盖全省范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国家战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对江西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将释放出怎样的“区”动力?

  “这是江西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新高地的重大契机,也是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引擎。”省发改委主任张和平表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对于江西加快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高水平开放新格局,走出一条内陆省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新路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全球化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以更开放的举措、更高质量的服务,打造新时代内陆地区全面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作为国家级“试验田”,不仅仅会形成“政策洼地”,更会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关键是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在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批复中明确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指导,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帮助解决试验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江西要切实加强对试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内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从开放通道建设、开放平台打造、开放主体培育等方面予以政策保障,如支持试验区建设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东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向西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向北对接京津冀地区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开放通道。加快南昌、赣州和九江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等。

  开放的江西拥抱世界。近年来,江西聚焦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江西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发展活力越来越强。同时,也要看到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如我省不靠海、不沿边,受口岸基础设施薄弱、第三方服务不足等因素影响,口岸作业环节多、物流成本高是长期制约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把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建设若干内陆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实现无缝对接,将沿海港口管理体系和港口功能内移,支持开行内陆无水港至沿海港口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逐步缩小内陆企业与沿海企业进出口货物物流成本差距。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开放。只有以开放倒逼改革创新、倒逼动能转换,重塑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新优势,才能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可以有针对性弥补当前我省存在的开放短板,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吴朝阳认为,作为内陆省份,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不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必须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把握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试验区建设可以叠加江西在区位、政策等方面优势,探索高质量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新模式,创新推动与沿海地区和欧美国家的产业链合作,依托赣江新区、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集群式产业链合作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实施科研及孵化前台在沿海和境外、生产及转化后台在内陆的“双飞地”发展模式。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放眼全球谋江西的视野,围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承接境内外产业集群转移、老区与湾区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重点试验任务,全力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内陆无水港与沿海港口体制对接和功能内移、建设集群式产业链合作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打造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努力闯出一条内陆省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新路子。(郑荣林)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