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三个贫困户的“脱贫成功学”

2020年10月09日11:05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金秋的全南,群山苍翠,云雾缭绕。10月8日,笔者走进该县社迳乡江口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黄稻田,一栋栋客家民居,一幅幅美丽乡村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脱贫有保障,信心满怀奔小康。近年来,全南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将农业产业作为全县产业扶贫的重点,通过特色产业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黄宝真正在喂养家禽(钟鑫摄)

“懒汉”的逆袭之路

“咕咕咕咕……”随着黄宝真一声唤鸡声,鸡舍里1000多只鸡蜂拥而出,争相啄食。笔者走进黄宝真的养殖场看到,养殖场划分了喂养区、活动区和产蛋区。

黄宝真是江口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五年前,年近四十的黄宝真还是个单身汉,无固定工作,住土坯房,还有一个年迈的老母亲需要赡养。在村民眼里,黄宝真每天无所事事,是村里有名的“懒汉”。

眼界窄、动力差,“老黄式贫困”成为村里的典型。全南县工信局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为他出谋划策,得知他想学习养殖鸡鸭技术后,便帮助他将原本的猪圈改造成鸡鸭养殖基地,并请专业的农技人员上门指导。

帮扶干部的倾力相助让黄宝真下定决心要脱贫摘帽,他开始尝试着养殖第一批鸡共200只,每只鸡政府还给10块钱补助,每只鸡大约盈利20元,加上补贴总共盈利6000元,通过养鸡增收,黄宝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收入提高后的黄宝真底气也足了,了解到土坯房改造的优惠政策后,2016年黄宝真又筹钱盖了一栋三层小楼,政府还补助1.5万元。为了早日还清债务,黄宝真没日没夜的围着自己养殖的鸡鸭和种植的玉米、花生、水稻操劳,原来的“懒汉”彻底变成了勤劳汉子,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下,2018年黄宝真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与来自广东省南雄市坪田镇农妇叶秀英结为夫妻,他勤劳肯干,她致富有“术”, 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2019年黄宝真的鸡鸭养殖年规模达到1000只,产业奖补达到1万元封顶,加上种植花生、玉米等收入,彻底依靠产业脱了贫,他满脸幸福说道:“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短三年间,一个单身“懒汉”成功逆袭,勤劳就是他成功脱贫的秘诀。

“大白”的幸福生活

每天清晨,对于黄汝兵来说是最忙碌的时候,家住江口村圩镇上的他,在菜市场摆菜摊,早上五点多他就要准备好当天的各类新鲜蔬菜,迎接一拨拨来自周边村的顾客。

他和黄宝真一样都是江口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同的是2007年之前,黄汝兵家在江口村圩镇上有套砖混房子,长子很聪明伶俐,父母身体健康,家里有几亩菜地,有时还能出去打点零工,日子过得挺顺。就在这一年,半岁的小儿子黄宜明被确诊为脑瘫,从此他们走上了漫漫寻医康复之路,家庭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给孩子做康复治疗,两年就用掉十七万元。”黄宜明的妈妈吕兵秀说,为了给孩子治疗,黄汝兵夫妻只能外出打工还债,把黄宜明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

转眼十一年过去了,曾经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已长成少年,吕兵秀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辞去广东的工作,回到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生活的重担就压在黄汝兵一个人身上。

帮扶干部主动找到黄汝兵讲解扶贫政策,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为他申请8万元免息贷款,鼓励他发展光伏产业增收,如今每月有四百多块钱固定光伏收入,补贴生活费和医药费。

有了政府的帮扶支持,吕兵秀还通过在蔬菜摊帮忙赚点钱补贴家用。2019年菜摊摊主为帮助踏实肯干的吕兵秀,把自己经营的菜摊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了她,并承诺转让的费用可以以后慢慢付清,这一年夫妻俩用勤劳双手摘“穷帽”。

黄汝兵深知“输血”虽来得快,“造血”才是根本。脱贫后的他决定放弃外出打工,与妻子一起经营这个卖菜小摊。在兼顾菜摊的基础上,黄汝兵舅舅也低价将13亩鱼塘流转给他,黄汝兵每天起早贪黑守着鱼塘,严格按规范科学养殖,养出的鱼规格和品质特别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我们的好日子来啦!”黄汝兵高兴的说道,以后还打算承包一片山林,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争取早日迈进小康。

“牛倌”的致富密码

他是自强不息带民致富的“领头雁”,是村里老人、小孩嘴里亲切的“牛倌”,“岁数不大,本事不小”是村民对他的评价,他就是江口村贫困户叶新贵。

叶新贵曾常年奔波在外打工,因2015年胃出血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袋,治疗费用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10万元的外债。且父母年老病弱,孩子上学等原因不得不返回家乡。

就在叶新贵对未来生活一筹莫展时,政府的扶贫政策如春风一般带来了希望。帮扶干部多次上门讲解扶贫政策,帮他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考虑到江口村地处边远山区,群山环绕,适合发展农业,于是帮扶干部和叶新贵商量,决定养黄牛和种植中草药。

搞养殖业,技术是关键。为了掌握养殖黄牛技能,叶新贵边养牛边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想办法请教。他逐渐积累经验,找到黄牛养殖的门道,慢慢地成了村里的“牛”专家。

长达一年时间养殖的10多头黄牛出栏了,每头牛能卖到5000多元,一年养牛收入就有五六万元。尝到甜头的叶新贵并不满足现状,2017年他还承包了30亩山林,开始在山上养殖鸡、鸭、猪、牛等家禽。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摘掉穷帽子的关键。如今,叶新贵的中草药基地也已形成135亩规模,带动贫困户2户,聘用贫困户3人。2018年在全南县工信局领导的帮助下,他还注册了全南县高山云中草药种植基地。

经过四年的发展,当年的30亩山林已发展成了养牛19头、香猪80头、鸡鸭350只、蜜蜂50箱,三华李树8亩的农村综合养殖园,加上今年响应政府号召租种了202亩水稻,预计他的产业收入能达到三十余万元。

短短五年时间,从负债到致富。如今在江口村,大家一提起他,都竖大拇指,由衷地敬佩他用实干苦干成功脱贫、用诚心爱心带大家致富,这就是“牛倌”的致富密码。( 唐夏玲 卢云)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