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 山更绿 水更清

赣州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2020年12月23日07:48  来源:江西日报
 

龙南九连山森林茂密、候鸟欢歌,安远三百山灵山秀水、绿树葱茏,瑞金罗汉岩风光秀丽、妩媚多姿……寒冬时节,走进赣州,映入眼帘的依然是浓浓绿意,处处皆风景。近年来,赣州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筑牢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如今,该市森林覆盖率达76.23%,成功跻身“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首批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近年来,赣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围绕自然生态修复保护,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持续释放绿色发展红利。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环境损害“一票否决”、约谈问责、终身追究“责任链条”,探索设立生态综合执法局、生态检察处、环资审判合议庭,用严格制度、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压实责任,按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原则,全市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组的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全部明确了林长名单及责任区域;推进队伍规范化、监管信息化建设,按照管护无盲区、不重叠的原则,绘就一张全市森林资源监管网,每名专职护林员均划分了一块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实现全市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目前,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57439人。

为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该市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重点实施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等五大工程,涌现了赣县崩岗水土流失治理、上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信丰土地整治发展绿色产业等新模式;实施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三年来共争取到中央和赣粤两省资金15亿元用于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2个跨省出境断面水质100%达标;推动稀土和钨、家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同时,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推动全市林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目前,全市新增林下经济发展面积94.5万亩,累计发展面积达1332万余亩,“赣南茶油”连续三年登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入围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达66.85亿元;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生态扶贫模式,全市通过林业产业、工程项目、生态保护为重点内容的全行业扶贫,共辐射带动贫困户7.7万户、27.9万人。强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赣州森林旅游品牌持续打响,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33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1.82亿元。(记者梁健)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