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个个脱贫故事成为攻坚路上美丽的风景

2021年01月26日07:21  来源:江西日报
 

晨曦微露,一缕阳光洒在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中心位置的一座雕塑上,上面一句话特别醒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这个雕塑矗立在村里数年了,时间越久,72岁的孙观发越发感受到这句话的温度和力量。

2017年,孙观发在村里的蔬菜基地务工,儿媳在镇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儿子去了广东务工,家庭收入一下就上来了,当年就顺利脱贫了。

2018年3月,孙观发主动找到村里,要求退出低保。2019年6月,他将家里闲置的四间房重新装修办起了民宿,随着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他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孙观发家庭的变化,是全省346万脱贫户的一个缩影。如今,在青山绿水间,在肥沃的土地上,有的脱贫户身残志坚用行动激发后人;有的成为扶贫干部,帮助其他村民;有的加入公益事业润物细无声。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故事,化作一张张笑脸,成为攻坚路上美丽的风景。

身残志坚靠双手敲开“幸福门”

在脱贫户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残志坚,努力打拼;他们自强不息,用行动激励后人、给人以力量。

53岁的宁都县安福乡罗陂村村民杨小仁,虽然是聋哑人,但干起活来特别利索。他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种植了水稻、白莲,还养起了黄牛,一年下来有5万多元的收入。在杨小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下,他的两个儿子学习非常优秀,大儿子考上了西南大学,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到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43岁的高安市筠阳街道茜头村村民刘桂军,17年前罹患类风湿疾病,多方医治无效后,最终瘫痪在床。刘桂军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不仅用筷子写诗创作,还在政府的帮扶下开起了网店,用一根筷子操作手机屏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励志榜样。

因舍身救工友而瘫痪的芦溪县新泉乡河坑村村民欧阳晖,在扶贫干部引导和自身努力下,他掌握了微住APP后台管理技术,经营起自助式民宿,除了提供客房和餐饮外,夫妻俩还在线上线下售卖鸡鸭、土鸡蛋、豆腐乳等,年收入达3万余元。2019年,他又创办爱心基金会,每年帮助3个贫困家庭大学生。

昔日贫困户变身扶贫干部

有这样一群人,原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听党话、跟党走,脱贫后成为扶贫干部,并带领更多人一起脱贫致富。

赣州银行驻兴国县埠头乡龙砂村工作队队员钟瑞华,2015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目睹自己家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发展种养产业,生活大有改善。2016年,他考入赣州银行,家里也顺利脱贫。2017年,为回报家乡、感恩社会,他主动报名成为赣州银行驻兴国县埠头乡龙砂村工作队队员,他进村入户,引导村民发展产业,赢得父老乡亲的好评。“正因为有党的好政策,才让我家实现脱贫。如今家乡有需要,我肯定要回来,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钟瑞华说。

2015年,上犹县寺下镇富足村村民葛金莲改造低产油茶林、养鸡养鸭,通过努力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在扶贫干部的影响下,葛金莲成为村里的扶贫专干,并兼任村电商平台“富足之家”站长。如今,她扶助脱贫户发展产业,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励志脱贫户”。

湖口县双钟镇月亮村“80后”村民万静,因丈夫患病致贫,经过努力,2015年实现了稳定脱贫。脱贫后的万静时刻感激党的好政策,2019年,双钟镇政府需要招聘在窗口工作的志愿者时,万静主动请缨,迅速上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万静主动加入疫情防控一线。同年4月,月亮村举行村两委换届选举,万静被选为村妇女主任,负责村里的扶贫、民政、宣传、后勤等工作,邻里有矛盾时,她上门劝解;困难群众有需要时,她主动走访。“我从苦难走来,能理解别人生活的不易。我沐浴在社会的大爱中,也一定要将这份爱带给每一个人。”万静眼含热泪地说。

把脱贫的喜悦和幸福传递给更多人

在脱贫户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感恩奋进、见贤思齐,脱贫后把脱贫的喜悦和幸福传递给更多人。

46岁的兴国县高兴镇黄群村村民王文明,因母亲长期患病、妻子身体欠佳、务工无门等诸多因素致贫。2016年,他进入兴国县第一家扶贫车间——黄群工艺品加工厂,从熟练工成长为车间主任,收入不断提高,顺利脱贫。2018年,在加工厂、村两委全力帮扶下,王文明在村里开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5人,人均年增收2.5万元。脱贫不忘党恩,致富不忘乡邻。如今,王文明还关心公益事业,捐资助学5多万元。

47岁的万载县茭湖乡茭湖村老鸦组村民李学明,通过易地搬迁至县城梦想花苑,进城后,他创办的小超市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脱贫不忘乡邻,他在老家经营扶贫家庭农场,专门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2019年,他申请加入蓝天救援队,热心公益、回报社会。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参与值守、运送防疫物资,被评为万载县脱贫攻坚互助之星。

…………

一个个脱贫户用行动诠释着脱贫攻坚的力量,这力量有时润物细无声,有时磅礴而有力,展现在他们脸上,留存在他们的心间。他们的脸上写着收获,也写着希望,迈向美好的明天。(记者 陈化先)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