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景德镇昌江区:精准发力促工业三年倍增

2021年08月09日14:57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今年1至6月,景德镇昌江区31户规上企业共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6.7亿元,同比增加20.8%。其中6月份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9.81亿元,当月增幅16.9%;1-6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6.26亿元,同比增幅12.2%,比目标任务超3.7%;一季度工业发展考核76.6465分,全市排名第二。

一个个数据勾勒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脉络,这是昌江区矢志不渝抓工业,凝心聚力抓项目,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不断创新技术、提升服务,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7月9日,昌江区召开工业倍增三年行动暨招商引资誓师大会,围绕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推动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主攻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航空、汽车等配套产业,力争用 3 年时间,实现昌江区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

健全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能有效提高特色产业集群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黑猫集团和富祥药业是全市最大的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企业,实施工业平台提升行动势在必行。积极有序开展“腾笼换鸟”行动,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收回闲置用地,积极释放存量空间,盘活存量资源。加快土地平整、道路和排水设施建设,完善平台生产生活性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用网等要素保障,增强鱼丽工业平台的服务承载能力。同时,围绕富祥和凌富两个项目,用足用好周边400亩工业用地,积极申报省级医药化工集中产业园,大力开展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工程,力争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继续深化与高新区的合作,鼓励支持宏亿、恒耀等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围绕龙头企业深耕产业链,延伸上下游,推动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力求达到“落地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项目为王,发展势头强劲。盛夏时节,激情满满。行走在昌江大地上,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挥汗如雨,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力推产业项目建设促经济发展,成为当下主要的目标任务。昌江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完善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形成从策划储备、招商洽谈到签约落地、建成投产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引进了投资50亿元凌富医药项目,现已经立项。深入推动项目挂点区级领导一线把脉“问诊”,对项目推进鼓劲、部署、加力,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早落地、早见效。到 2023 年,力争全区制造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 50%以上。

招大引强,增添发展后劲。经济要发展,工业要提振,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促使着昌江区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招大引强。该区明确招商引资主体责任,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紧盯“中国制造 500 强”企业,开展项目招商。区领导分别率队赴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开展项目考察和点对点精准招商,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据统计,今年1至5月,昌江区引进项目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8个。同时,对落户昌江区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具体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成为拉动昌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不但带活了区域经济,还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为昌江社会经济插上了腾飞翅膀。

优化服务,提振企业信心。作为景德镇市重点生物医药项目,富祥股份二期建设进展缓慢,昌江区高度重视,召集所有相关单位和部门,每天在项目现场召开联席会议,前后仅用8天时间就安全圆满完成了征地任务,真实体现了全力营造舒心创业、安心发展的优良营商环境,让每一位投资商专心创业的“昌江服务”。该区实施营商环境建设攻坚行动,先后出台《昌江区关于促进总部(楼宇)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和《昌江区关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成立昌江区发展总部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招商引资“代办联审”中心等,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精简办事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已先后为85家企业证照办理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企业完成注册到开票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减到现在的2个工作日,奖励拨付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减到5个工作日。区工信局加强对全区工业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工作,把符合条件或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纳入“培育库”,进一步健全规上企业后备库。对生产经济前景好的企业加大服务力度,进行重点扶持,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培育进入规上企业。并进行跟踪服务,在企业达到符合申报条件的第一时间组织申报入库,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强化政企、银企合作,充分利用好“财园信贷通”政策,帮助企业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新增1户企业推荐贷款500万元,并推荐20户企业进行了续贷8917万元。目前,仅在江西省智慧财园信贷通综合服务平台运行,该区共有企业36家贷款共计17442.56万元。(徐笑月)

(责编:罗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