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本网专稿

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5周年——

江西:赓续红色血脉 续写老区新荣光

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2022年09月01日09:08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5周年。95年弹指一挥间,时光无言,绘就波澜壮阔的史诗。

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95年前,在这片红土地上响起的军号声,穿越时空,久久回响,再看今朝,老区从未停止发展的步伐——

在革命纪念馆打造实景剧,把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让红色故事入脑入心,赓续红色血脉;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红绿融合的乡村旅游景点遍地开花;用“数”种养、借“数”兴业,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东风,新经济拔节生长……

进入新时代,革命老区江西正扬帆奋楫,勇立潮头,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新的辉煌。

航拍镜头下的江西井冈山。人民网 时雨摄

薪火传承:红色基因代代传

今年建军节前后,古樟掩映下,银灰色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下简称“八一起义纪念馆”)迎来了一年当中游客参观学习的高峰期。与此同时,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讲解员也迎来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刻。

“讲解时手臂怎样伸出?用哪只手?指到哪里?指多久?这些都很有讲究,都需要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细细推敲……”在讲解员岗位上奋战了17年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副馆长熊艳燕说。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游客在参观。人民网 时雨摄

八一起义纪念馆年均接待量200余万人次,年均免费讲解6000余批次。通过历史传递革命精神,宣传城市形象,讲解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展板背后的故事,要尽可能地挖掘、掌握,时时刻刻都要做有心人,不断学习,把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融入血脉,激励大家奋力前行。”熊艳燕说。

讲解不能是单口相声,怎样让游客参与其中,引发共鸣?

近年来,八一起义纪念馆打破以往观众走进场馆看展板听讲解的模式,在革命纪念馆打造实景剧,把红色故事搬上舞台,把舞台变成移动展馆,由以前的单向讲解,变成现在的双向交流,吸引观众主动走进历史,让红色故事入脑入心。

从赣西北到赣南,从赣东北到赣西,江西16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革命旧址遗迹星罗棋布,如同星星之火,凝聚起红色精神文化的磅礴力量。

红色基因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近年来,江西各地用心用情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深挖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血脉赓续不断:

修水县五次扩大改造秋收起义纪念馆,该纪念馆自建馆以来已接待观众数百万人次。该县还在县城最繁华地段建设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莲花县依托坊楼镇沿背村甘祖昌干部学院,构建以韶山—安源—井冈山为主线的“两小时红色培训圈”和湘赣红色培训联合体,该联合体自2016年办学以来已累计培训学员6.6万余人;铜鼓县为每个红色名村培养5到10名红色故事宣讲员,帮助乡镇建设村史馆、红色记忆展示馆等,营造浓厚红色氛围……

发挥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以遍布全省的革命旧居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课堂,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践行者,江西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正续写红土圣地新的时代荣光。

以红兴旅: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8月的江西,碧空如洗。沿着秋收起义的路线,一路走来,一村一落皆是景。

知青驿站、客家博物馆、民宿整齐排列,游人如织……炎炎夏日,走进江西省铜鼓县坪田村的知青驿站,顿觉清凉,这里的老师们正在教学生唱客家风情的歌曲,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95年前,秋收起义在这里爆发,革命的烽火,伟人的足迹,为铜鼓县铸造了不朽的历史丰碑。95年后,斑驳的革命旧址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

依托红色资源,江西省铜鼓县举行山地自行车赛。图为2019年11月,山地自行车赛选手驶过秋收起义纪念地。人民网 时雨摄

3年前,坪田村专门投资挖掘秋收起义革命队伍在此开展武装斗争的红色历史,并对全村百余栋民房进行立面改造、绿化美化,打造了客家民俗风情村,昔日的偏僻山村摇身一变成了热闹的旅游景点,青山碧水,白墙灰瓦,游人如织。

“得益于红色旅游和农耕研学,我们村现在每年吸引游客十余万,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每年也有七八万人次。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收近60万元。”铜鼓县永宁镇坪田村党建信息宣传员兰诞说。

有了人气,经济就有了活力。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坪田村已发展超市、土特产店、农家乐、民宿20余家,200多位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占全村人数1/3多。

以铜鼓坪田村为代表,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绿映红,以红兴旅,如今的江西,红绿融合的乡村旅游景点遍地开花:

永新县三湾乡挖掘、保护并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红色培训、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莲花县高滩村将红色底蕴与景村建设结合起来,随着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户均增收2700多元;遂川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和茶文化资源,以旅游带动产业,实现与大井冈旅游圈的有效融合……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绿色山水融入红色文化大文章,近年来,江西还在省级层面打造了“秋收起义”红色之旅、“井冈摇篮”红色之旅等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95年前,南昌城里一声枪响石破天惊。如今,在红色旅游大潮风起云涌的时代,江西也是探路者、开拓者。

近年来江西不断推出红色旅游产品,全省有3个5A级、16个4A级红色旅游景区,11个全国红色旅游系列经典景区;一批优质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旅游街区、红色旅游产业园等项目相继落地,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领跑者”。

“下一步,江西将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等关联业态深度融合,持续引领推动全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江西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王琴红说。

数字赋能: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

五百里井冈,青山莽莽,云雾徜徉。

从中国革命的摇篮,到大数据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之一,井冈山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设施,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建设,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手机小屏连上智慧大屏,数据从田间地头汇集——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掌控茶树长势,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一目了然;拿起手机就能“点对点”遥控指挥,甚至请教专家“会诊”,真正实现精细化茶园管理……

“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种茶更有准头,发展有奔头,智慧农业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日前,在井冈山茶厂基地里,茶厂负责人王欢说。

数据多进村,农民少跑腿。近年来,江西着力畅通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大动脉”,新建5G基站1.8万个,形成城区深度覆盖、乡镇全面覆盖、农村按需覆盖的5G网络格局。

2021年10月,在南昌举行的世界VR产业博览会上,“5G+VR”成为展会热点。人民网 时雨摄

以人才促创新、兴产业。近日,在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井冈山数字经济产业学院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目前,数字研发楼、实训楼、综合服务中心、学生宿舍已经进入室内装修阶段,今年9月,这里将迎来首批2000名师生。未来该项目将引进50家以上软件企业的研发中心、孵化30家以上创新型软件企业,预计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规模合计2万人。

“对传统要素资源依赖更低的数字经济,将为井冈山发展带来新机遇。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15%。”井冈山市发改委副主任黄飞说。

以井冈山为代表,当前江西各地正积极拥抱数字化,“数字”正融入江西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为乡村振兴打开新路:

在南昌县蒋巷镇,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稻田收割早稻。人民网 时雨摄

南昌县蒋巷镇应用智慧物联网、智慧农机等技术,实现了种田自动化;永新县龙源口镇墩上村黄陂洲自然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现葡萄亩产1000公斤,每亩净利润1.5万元;井冈山整合农业基地和农户资源,培育互联网直播经济,以数字经济新业态激活乡村振兴引擎;遂川县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工作效能,为全面乡村振兴增添了一双“数字化”的翅膀……

用“数”种养,借“数”兴业,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东风,江西老区数字经济拔节生长,数字化下的老区农村产业新业态正加速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践行是最好的传承。不忘来时路,阔步新征程,九十五载弹指间,红土地上展新颜,如今的江西红色动能持续澎湃,在创造无愧历史、无愧时代的新业绩的征程中,赣鄱儿女步履铿锵。

(责编:毛思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