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江西铅山:群雁归巢 筑梦葛仙山

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实习生 陈珂昕
2023年06月26日08:47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葛仙山度假区夜景。人民网 孔文进摄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葛仙山脚下,有一处新建的村庄,从空中看,云雾缭绕,古风古韵的汉唐建筑错落有致,仿若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这就是近几年意外走红的网红景点——葛仙村。

近年来,得益于葛仙村度假区的带动,葛仙山镇游客激增,一座默默无闻的小镇摇身一变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度假区,当地人纷纷开餐馆、做民宿,吃起了旅游饭,圆了致富梦,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铿锵前行。

近日,阴雨连绵,气温适宜,云雾飘渺之间,进出葛仙村的游客熙熙攘攘。沿葛仙村度假区北上,街道两旁各类餐饮民宿处处可见。

行至葛仙山镇振杨路,一位老板娘正在自家民宿门口,热情招呼远道而来住店的客人,大老远就能听到阵阵爽朗的笑声。

老板娘名叫朱华琴,是一名70后,土生土长的葛仙山镇人。

葛仙山是道教和佛教和睦共处的宗教地,形成了“一山两教、道佛双修”的宗教文化。传承至今,香火旺盛。

和当地人一样,1999年,朱华琴就开始在山上卖香蜡,这一卖就是16年。

“从未想过今日能在家里当起老板,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我的家乡,来旅游的人这么多,我的生意也变红火了。”朱华琴说。

葛仙山度假区夜景。

从千年默默无闻的宗教圣地,到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区,葛仙山只用了六七年时间,转机来源于鑫邦文旅的入驻。

从交通来看,2015年之前,葛仙山上山下山极其不便,只能走一条小路。环境也十分恶劣,用当地人的话来形容就是:雨天出门溅一身水,晴天出门落一身灰。

2016年,鑫邦文旅入驻葛仙山,斥资1.2亿元打造了亚洲第一条直接驱动的客运架空索道——葛仙山索道。从此,山上山下联通,天险变通途。

与此同时,葛仙山下约600余亩的荒芜土地上,一座现代化的旅游度假区也拔地而起。“山上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山下养身度假、休闲娱乐” 成为游客首选。

随着葛仙山声名鹊起,游客剧增,朱华琴看到了商机,下山回家创业,从一个卖香蜡的小摊贩,摇身一变成为民宿老板。

“这几年,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想,他们肯定需要住的地方,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房子拿来做民宿呢?”她说。

说干就干,朱华琴前前后后投入近200万元,将自家的4层小楼,里里外外重新收拾了一遍,改造了10间民宿。

”1楼、4楼自住,2楼、3楼客人住,等到今年民宿旁的池塘绽满荷花,客人们在房间里就能赏花看景,不比度假区的环境差。”朱华琴说。

“以前卖香蜡,收入不稳定,还很低,现在完全不一样,两三个月收入抵得上过去一年。更重要的是,能陪在家人身边,家里老的、小的都能顾上,不用像以前那样风餐露宿。”朱华琴说。

与常年在葛仙山做小生意的朱华琴不同,35岁的余荣涛很早就离乡外出务工。

“我刚到浙江义乌的时候,企业也待过,个体户也做过。”余荣涛说,2019年,他听取朋友建议,用打工攒下的钱在浙江开了一家餐馆,生意惨淡几乎破产。

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自己的家乡,2021年,余荣涛下定决心,回家创业。

余荣涛的小餐馆。人民网 孔文进摄

家住隔壁永平镇的他,开的餐馆离葛仙村度假区只有5分钟车程,初期投资约20万元。

“这个店开了不到半年就回本了,没想到在家开店比外面顺利多了。现在我每月营业额在15万元左右,正打算再努力攒点钱,将饭馆开进度假区里。”余荣涛说。

 餐馆老板余荣涛正在店内给游客上菜。夏洎轩摄

目前,余荣涛的餐馆生意已经步入正轨,有5名员工,客源稳定。不忙的时候,余荣涛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家里,他表示,“能在家里陪着父母和孩子,是比赚钱还重要的事情。”

朱华琴和余荣涛只是近年来无数返乡的铅山人的一个缩影:39岁的邱匡君,在广东、浙江漂泊近20年后回到葛仙村吃起了旅游饭;33岁的周悌君、48岁的林天明,不约而同地放弃自己的装修老本行,回家开起餐饮和民宿……

群雁归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越来越多在外的铅山人眼看葛仙村的大好形势,选择回家发展,和亲友相聚之余,也从事起和旅游相关的产业。

据统计,葛仙村度假区已直接解决当地15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相关行业5000余人吃上生态旅游饭,建设用工及相关产业的福利辐射整个铅山乃至上饶地区,覆盖5万余人。

“现在,不用漂泊了,而且大家生活都有了新奔头。”朱华琴看着手机里的民宿微信群聊天日益活跃,感慨道,“隔壁项源村六七十户人家竟然都陆续回来开民宿,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村,看来我得更加努力了!”

余荣涛也谋划着过上更红火的日子,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他正为暑期招工的事儿忙活。“这个暑假的生意绝对会更好,少不了请人来帮忙。”余荣涛说。

(责编:罗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