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江西: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人民网记者 邱烨 罗娜
2024年05月28日08:39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鸡蛋到了!”

5月13日,隆木乡春田农场的40个鸡蛋随着一架小型无人机降落在赣州市南康区横市镇物流集散中心,这些鸡蛋将被快递寄往湖南岳阳。

无人机将农产品运到物流集散中心,发往全国各地,再将村民网购的快递送回村里:这是南康区探索无人机物流配送的成功实践,也是江西抢抓低空经济发展黄金机遇期,竞速“空中新赛道”的生动体现。

共青城南湖机场,学员正在进行直升机执照培训。人民网记者 罗娜摄

低空经济产业加速集聚

4月18日,九江共青城市低空经济飞行服务站内,飞手程刚向记者演示了无人机物流配送。

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搭载了医疗箱的低空配送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既定线路飞往指定地点。大约两分钟后,对讲机传来声音:“运送物品已拿到,圆满完成配送任务。”

“无人机上装载的是村民所需的药品,这段路程开车可要半个小时。”江西京飞低空经济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京飞公司)总经理李飞勇介绍。

这段时间,京飞公司的技术人员都在加紧组装各种无人机产品,李飞勇则和飞手们穿梭在各个服务站点,忙着开展无人机飞行测试。

“这是江西省第一个无人机综合服务站,配套了停机坪、无人机房等设施。”李飞勇介绍,除提供物流配送,还可协助森林巡查、治安侦查等。

距离服务站不到20公里,南湖边的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内,前期已入驻10多家低空经济企业。

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如来天网”数字沙盘数据引擎控制中心。人民网记者 邱烨摄

走进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如来天网”数字沙盘数据引擎控制中心,记者看到,在技术人员的远程操控下,布局在南湖沿岸的2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组网开展空中河湖巡查,并实时回传相关图像、数据至控制中心后台。

“无人机飞行高度在距离地面30至50米,一个摄像头可以抵得过100只眼睛。”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翔介绍,这是由中科院地理所主持,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科研转化项目——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把项目规划在共青城,主要因为共青城‘智库+基金+园区+研究院+中试基地’的低空经济孵化模式。”谭翔表示。

谭翔所在的公司只是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孵化的项目之一。为集聚更多动能和活力,5月12日,共青城再次签约了12个低空经济产业项目。

不只共青城,赣州加速推进中军大湾区深赣合作(南康)科技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吉安重点打造多功能一体的桐坪航空小镇,上饶开通首条商业级“无人机配送”航线……看准了低空经济的江西,正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

“低空+”业态日益丰富

4月2日,南昌县广福镇板湖村高标准农田区,飞手熟练地操控着植保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将催好芽的早稻种均匀播撒在泥土里。

“用无人机飞播精准又高效,300多亩早稻基本上一天就可以全部播完,比人工直播要快四五天。”种粮大户黎友华介绍。

不仅农业生产,无人机、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正广泛应用于飞行表演、文旅等领域。

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上的无人机表演。人民网记者 毛思远摄

“五、四、三、二、一,点亮……”今年大年初一晚上,在南昌市秋水广场,两条各由1200架无人机组成的“巨龙”现身赣江上空,并依次变幻出“新春灯笼”“福娃送福”“南昌欢迎您”等造型,将市民游客带入了绚烂多彩的世界。

“这种表演方式太震撼了,尤其是在一江两岸,感觉如梦如幻。”不少游客专门从外地赶来,一睹无人机灯光秀的风采。

如今,低空游在江西遍地开花。南昌飞行大会、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人机飞手和滑翔伞爱好者。

“今年的飞行大会预计11月1日至3日在瑶湖机场举行。”南昌市高新区航管委办公室主任王婧告诉记者,去年的飞行大会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逾20万观众,给南昌旅游再添“一把火”。

在江西多个景区,抬头就可以看到天空“热闹又好玩”。

奔跑、起飞、空中翱翔、与山野“对话”……抚州市资溪县大觉山滑翔伞航空飞行基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尝鲜”体验滑翔伞项目。

“飞起来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小鸟,张开翅膀在空中翱翔,山就在我的脚下,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5月3日,来自吉安的游客杜佳遥体验滑翔伞结束后,难掩激动的心情。

江西各城市正结合地域特点,依托丰富的水域旅游资源和山岳型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低空+旅游”新业态全域旅游,助力文旅产业展翅高飞,焕发新活力。

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加快

4月29日,记者来到刚挂牌成立一个月的江西飞行学院,赶上飞机维修师王燕军和同学们正在上课。

“飞机螺旋桨是飞机的重要推进装置之一,其独特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为飞机的飞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在塞斯纳172飞机实物前,王燕军正在讲解飞机螺旋桨工作原理。

了解理论知识后,不少同学跟着王燕军进入机舱了解飞机内部结构,“这种感觉太真实了,跟书本上完全不一样。”

江西飞行学院教师正在讲解飞机螺旋桨工作原理。人民网记者 毛思远摄

“作为一所新成立的航空飞行类高校,江西飞行学院将瞄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着力建设以低空运营与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低空飞行器运行管理、航空安防管理等为主要方向的低空经济专业群。”江西飞行学院院长龙国英表示。

在南昌航空大学民航考试中心,考生们依次进场,准备参加民航飞行人员执照理论考试。

“以往此类考试只能去外省,现在在江西就可以直接考了,考点每个月公布下月考试计划,方便考生参加考试。”南昌航空大学通航(民航)学院院长、特级飞行员胡延春告诉记者,考点面向国内民航飞行人员提供飞机、直升机、热气球等各类型飞行器的飞行执照理论考试。两年来,已有1200余人次参加考试。

3月27日,《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印发,提出在长三角、粤港澳、江西等重点地区,打造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要素集聚、网络协作高效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通用航空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这一重大利好,将助力江西低空经济“飞”向新风口。

江西低空经济论坛现场。南昌航空大学供图

5月17日,江西低空经济论坛在南昌召开,百余位业内专家齐聚,为江西低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认为,江西除了有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的基础优势,还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飞行环境,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拓展应急救援、消防灭火、农林植保、文旅观光、物流运输等更多低空应用场景。

“做好低空航空产业经济,需要在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和区域网络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关键是修好低空‘天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研究员闫楚良表示。

广东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罗亮生则认为,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在于与城市自身优势相结合,做到效率与经济的最大化提升。

…………

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预测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大市场带来大机遇。论坛现场各位院士专家提出的“金点子”,将助力江西开拓“万亿规模”新蓝海。

(责编:毛思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