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国:以数字化赋能推进“5+2就业之家”服务提质增效

近年来,兴国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5+2就业之家”平台为依托,以支持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为抓手,采取“加减乘除”工作法,大力推进数字人力新模式,搭平台、促匹配、强服务,推动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供给智能匹配,系统解决群众就业、人才创业、企业用工的多重结构性难题。
勤做“加法”,使专业运营“促”起来。兴国县创新工作思路,打造“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服务+”模式。按照就业之家“五统一”要求,将兴国数字人力中心改造升级为兴国县就业之家,以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国家队”——中智集团江西分公司开展专业化的运营服务。采取“线上数字赋能、线下专业运营”模式,以县就业之家为主导,落实岗位归集、宣传部署、人员培训、工作台账、运营标准、招聘活动的“六统一”工作节奏,统筹夯实全县就业之家的工作。以乡镇和村(社区)就业之家为阵地定期摸排劳动力信息和企业缺工信息,每周通过微信工作群和信息公示栏发布岗位信息,常态化开展“送岗下乡”活动。目前,兴国县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5场,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为企业输送意向员工7400余人次。
勇做“减法”,使就业服务“暖”起来。按照“服务重心下移、服务项目前移”的原则,减流程,提升通办业务能力,为劳动者提供城乡无差异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力度,采取放宽扶持年限、提高贷款额度和降低担保门槛等调控举措,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设定公共服务窗口,窗口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公共服务,构建“一门、一窗、一趟”的服务机制,让服务更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推进高校毕业生相关业务一窗通办,大力推行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事项,对流动人员档案服务事项均实现“赣服通”线上即时办理,减少跑路次数,加大政务服务便民力度。目前,共发放个人创业贷款2.5亿元,直接扶持1795人,带动就业8775人,接收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5716卷。
善做“乘法”,使数字人力“赋”起来。兴国县就业之家依托2022年揭牌的全省首家数字人力共享中心,运用数据清洗、分析、研判、建模等方式对全县劳动力全面摸排,建立了包括辖区劳动力资源总体数量、基本结构、就业意愿、劳动力流动等内容的信息数据库,让供需信息清单化,促进劳动力就业与企业用工有效对接。云上招聘市场化。每月逢“6”为企业招聘日,每周三直播带岗,把就业创业政策、招聘信息搬上“云端”,实现求职就业触屏可及,促进了劳动力就业与企业用工有效对接。目前,数字化平台系统在企业、各乡镇(区)、村便民服务中心配备招工就业服务终端账号789 个,收集46.9万余条劳动力数据,为提供更加优良的就业服务奠定了基础。
敢做“除法”,使工作效率“提”起来。兴国县牢牢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加快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不断强化“店小二”和“保姆式”服务,把重点企业用工保障、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服务作为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在打通堵点上做“除法”,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构建惠企政策平台,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和“帮代办”服务,实现惠企惠民政策“快兑现”。以兴国县就业之家网点码为求职就业办事的“一站入口”,实现人才服务跑零次,人才事项高效办。针对失业保险工作,做到应发尽发,切实保证失业保险待遇申请“畅通领、安全办”。针对高校毕业生,做好不断线服务,着力消除就业障碍、清除信息壁垒,解决就业创业工作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及时提供就业支撑。目前,兴国县就业之家已调研走访重点企业280余家,开展岗前培训23场943人,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1349人次,为180名失业人员共发放失业保险金99.67万元。(蔡彦平 肖 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