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群众诉求、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难题
三名社区干部的一天(基层治理新实践·党员服务在一线)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强调“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好”。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党员干部天天同群众打交道,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民生实事办得快不快、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基层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识。近日,本报记者跟访社区干部工作的一天,记录他们如何主动发现需求,把社区工作做到位,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一个社区网格从老旧到整洁
“多想想、多看看,主动发现需求”
早上7点半,潘卉打开手机,在居民微信群中发送通知:“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开始,请符合条件的居民在线上认证。不会操作的居民,可前往党群服务中心,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办理。”
今年是潘卉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热电社区热电一区担任网格长的第八年。热电社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企业家属楼,居民大事小情,一度由企业负责。“社区能干些啥?”潘卉初到社区时,一些居民常常这么问。
潘卉步行前往党群服务中心,路上遇到住户,便凑上去聊几句。
“旧改后,其他楼栋门外都架了晾衣杆,咱三栋咋没有?”李大爷说。
“别的楼栋都完成水管改造了,啥时候轮到咱?”牛大哥问。
…………
潘卉一一记下,对居民们说:“别着急,我问问旧改部门,一有消息马上告诉您。”
2021年,热电社区被纳入长春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今年秋季,旧改进入收尾阶段。旧改过程中,潘卉主动联系业主,了解改造需求,告知施工时间节点,让居民了解更多相关情况。
“问需有技巧。”潘卉说,“有时候直接问,人家一时也说不清楚,但‘闲唠嗑’时,就会提到自己还缺啥。多走动,彼此熟悉了,工作会更顺手。”
到办公室,潘卉刚一坐定,立即把收集的信息整理呈报上级。哪栋楼下水道还需要改造、水管哪年建成、一楼是否改为独立下水道……列得清楚,理得明白。
“这些细节居民可没说,你怎么知道的?”“旧改工作很重要,我早早就下了‘笨功夫’。”潘卉从抽屉里搬出一本厚厚的笔记,里面记录着下水道结构、社区排水井分布、旧城改造对接部门、项目施工时间等情况。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日常邻里纠纷调解,潘卉始终坚持“以心换心,哪有事到哪儿忙”,逐渐赢得居民信任。
这份认可,让潘卉推进工作更顺畅。此前,不少居民圈占小区空地,搭建铁皮房堆放杂物。旧改时,铁皮房需要全部拆除。接到任务后,潘卉首先找到几位豪爽热心、颇有声望的居民,讲明情况。“有位大哥叫王洪升,听完立马决定‘我先拆’。”潘卉记得清楚。现在社区道路宽敞干净,不见一处私搭乱建。
下午3点多,日头正盛,估摸着居民午睡结束,潘卉又开始“巡网格”。在刚刚建成的社区充电桩前,田阿姨正在通过手机进行缴费。田阿姨的老伴常年依靠电动轮椅出行,以前她经常靠“拉飞线”充电。
热电社区老年人占比超22%,类似情况很多。潘卉发现问题后,主动与吉林街道、二道区政府沟通,利用旧改的机会在社区里建起充电桩。“一天小区走两趟,不单要听居民的反馈,还要多想想、多看看,主动发现需求。”潘卉说。
“我家下水管掉进杂物堵住了。”晚上8点10分,回到家的潘卉接到电话。“大姐,您别急,这件事应该是物业管,我把他手机号给您,有问题再跟我说。”潘卉耐心解答。
有些居民习惯所有事都找社区,是因为过去社区、物业责任划分不清晰。潘卉说:“现在,社区也会引导居民,让大家了解啥事儿该找谁,提高效率。”
一条社区商业街从冷清到热闹
“社区治理说到底就是人和人、心与心的问题”
清晨,和煦的阳光洒向历经风霜的明故城墙,王长青推着自行车走在街上,热情地跟商户们打招呼。
“大姐,早啊!”“大姐,来尝尝我蒸的大包子!”“大姐,进来坐坐,拉拉呱。”……
王长青是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阙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辆自行车、一个杯子、一把马扎、一本《民情日记》,和一张始终和蔼可亲的笑脸,是她的“标配”,居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大姐”。
在辖区22条商业街全部转一遍,王长青大概要花2个小时。从大成路出发,途经车水马龙的鼓楼街,穿过明故城墙左转,一条文化氛围浓厚的街道映入眼帘。
这条被称为“诚信一条街”的南马道,紧贴着城墙根,是年轻人眼中的“网红打卡地”。然而在两年前,这里还少有人来。
“小面鲜生”的店主陈思语曾在法国生活了7年,2022年7月,她回到家乡,在南马道开起面馆。
“初来乍到,大姐经常来跟我聊天。我觉得街道整体风格过于传统,如果增加点艺术氛围,说不定能成为‘网红街’。”陈思语当时提议,王长青记在了心里。
王长青逐一征集了15家商户的意见,对于打造“网红街”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这条街是‘三孔’景区的配套,又是明故城的延伸,经营者里年轻人居多,店铺也都很有特色,确实有潜质。”王长青说。
翻开王长青当时的《民情日记》,议事情况历历在目。王长青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邀请鲁城街道、综合执法局、社会信用中心、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前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商议,决定将南马道升级为商业示范街。
从基础设施改起,南马道通车并重新施划停车位,商户门前根据统一规划,摆放符合整体定位的各类景观饰品,供游客、市民拍照打卡。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客流量慢慢多了起来。王长青又有了新的想法:“文化生活得跟上!”
根据社区实际和居民诉求,王长青牵头成立了读书会,地点选在南马道咖啡店。咖啡店经营者桂娟爱读书,她在咖啡店里专门设计了一面书架,摆放了500多册各类书籍,还在不断更新。陈思语和桂娟都是2023年度的阙里社区“好商家”,她们不仅靠着诚信经营、热忱服务赢得顾客的认可,还积极参与社区读书会、运动会等活动。
简单吃完午饭后,王长青拿出《民情日记》,一边翻看微信消息,一边记录居民、商户反映的问题和诉求。
为了不漏回每一条信息,她和自己有个“约定”:每天下午1点至2点半,晚上6点半至7点半,这两个时间段集中处理微信消息。多个置顶的社区工作群,3000多个微信好友……记者通过她的手机,直观感受到了她的工作常态。
“社区治理说到底就是人和人、心与心的问题。”王长青说。她翻开《民情日记》,有一页记录着这么一句话:“用心做好每件事,用情对待每个人,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一支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从初创到成熟
“和群众干在一起,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充实感”
圆圆的面庞上挂着一副斯文的眼镜,记者来到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孔目江社区,见到的欧阳枫正是这副模样。
从企业文员到社区文明实践员,再到社区团支部书记,33岁的欧阳枫始终在思考:如何让社区更文明、更和谐。
一大早,欧阳枫和社区网格员、党员、青年志愿者一道前往辖区孔目江流域,开展防溺水巡河工作。从孔目江沙滩口开始,逐一检查河边的防溺水警示牌设置是否醒目、岸边的救生设备是否完备……晨泳的老年人很多,该有的提醒一点也不能少。
为做好防溺水工作,在孔目江社区统一安排下,欧阳枫在社区微信群招募志愿者,会同社区网格员、社区干部开展相关工作。
1997年出生的郭渝凯,今年刚毕业,在新余市公安局工作。大学期间,他在寒暑假时参加志愿活动,工作后依然热心参与社区事务。孔目江边,郭渝凯一手捏着长火钳,一手提着垃圾袋,时不时把岸边的水草、垃圾捞起。欧阳枫说:“小郭很细心,这些活细碎,他完成得很认真。”
巡河结束,欧阳枫立即前往邮政小区主持红歌会。歌会间隙,居民易雪英奶奶又和她唠起了“晾衣架”的事儿。
这些天,社区不少老年人把棉被、衣物拿出来晾晒。但老旧小区空间狭小,老人腿脚不便,这让不少居民犯了难。
前不久,易雪英给欧阳枫打电话建议:“居委会能不能考虑搞一个公共晒衣区?”“我们商量下!”欧阳枫马上记了下来。
之后,欧阳枫与城管大队及老旧小区物业负责人取得联系,规划公共晒衣区位置。为了取得居民同意,欧阳枫带着青年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说明。
针对反对意见较大的居民,网格员黎卫琴耐着性子一遍遍解释,还带着施工队多次上门踩点,避开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区域。在大家共同努力下,9月10日,公共晒衣区正式投入使用。
这些年,欧阳枫打造的“江小团”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关爱“一老一小”、防诈骗、防溺水等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青年人朝气蓬勃,行动力强,参与社区治理,既为社区出了力,又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升。”欧阳枫说,“和群众干在一起,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充实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