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让更多村民吃上“观鸟饭”
10月22日,婺源县太白镇玉坦村源野农庄经营者程志源忙着收拾楼上几间民宿,准备迎接游客到来。就在两天前,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专业委员会主任余志标一行,在他家举行了该县首个“江西省观鸟驿站”授牌仪式。
“观鸟,请到婺源来”,近年来,婺源县重点打造“生态观鸟+”,确立“以鸟为媒、对话世界;以鸟为景、感受山水;以鸟为友、牵手婺源”的发展思路,持续擦亮婺源国际生态观鸟目的地品牌,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精心打造一批“观鸟村”
霜降节气来临,程志源家门前的星江河和乐安河开始热闹起来,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连续3年如期而至越冬栖息。同时,还有罗纹鸭、鸳鸯、骨顶鸡等10余种珍禽来此嬉戏,吸引大批游客,程志源的民宿和农家乐生意火爆。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生物多样性,目前,婺源已发现鸟类356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3.6%和全省鸟类总数的6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4种。这里不仅有“会飞的大熊猫”白腿小隼,还有全球数量不多的蓝冠噪鹛。
余志标告诉记者,婺源发挥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7个自然保护地及193个自然保护小区的保护功能,将其打造成野生鸟类的生态家园与聚集地。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创新发展观鸟旅游、观鸟研学,精心打造石门、曹门、晓起等一批观鸟村,成为广大“摄友”和“鸟友”们向往的观鸟最佳地。该县去年接待游客逾70万人次,创观鸟经济效益逾1亿元。
据悉,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专业委员会还将向思口镇龙腾生态观鸟园、沱川乡金岗岭观鸟基地、段莘乡康源山庄观鸟驿站颁发牌匾。
培育专业“鸟导”队伍
秋意渐浓,婺源县赋春镇洪盘坑村民宿主人程海建忙着接待观鸟爱好者。村旁的鸳鸯湖,是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每年冬天有多达2000余对鸳鸯在湖中嬉戏。
婺源县促进观鸟与民宿融合发展,已打造16家鸟宿主题的精品民宿。
“着力打造观鸟基地,发展观鸟驿站,培育观鸟民宿,促进乡村振兴。”余志标介绍,随着观鸟旅游兴起,婺源县的森林鸟类保护单位编制了《观鸟地图》《观鸟手册》,不少珍稀鸟栖息地的百姓加入“鸟导”队伍。
过去当农民,现在当“鸟导”。江湾镇晓起村的余鹏海,就是一名深耕观鸟旅游行业18年的“鸟导”,他经常带着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出入各大观鸟景区,收入可观。在婺源,由观鸟旅游衍生的户外背包、观鸟送餐、租车管家等“两山”转化业态不断涌现。该县将培育一支约50人的专业“鸟导”队伍,带动全县3000人参与生态观鸟产业,力争观鸟产业年综合收入3亿元,将婺源打造成国际知名的观鸟打卡地。
出台扶持政策壮大观鸟产业
为促进观鸟产业高质量发展,婺源县将制定文明观鸟行为规范和生态观鸟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加强观鸟从业人员培训,探索观鸟导游资格认证制度,出台观鸟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发展观鸟合作组织,成立“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利益共享”的观鸟专业合作社或理事会,让更多村民享受观鸟产业带来的生态红利。
“对新培育标准化且经认定后符合生态观鸟要求的观鸟点、观鸟基地,新组建且正常运营的观鸟理事会或观鸟合作社,给予一次性奖励。”婺源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鸟类资源分布及季节变化情况,该县计划到2026年,在县域内划分4大观鸟区域,打造6条观鸟精品路线,培育10个标准化生态观鸟示范基地,30个观鸟村或观鸟点,启动50家观鸟民宿,成立5家观鸟合作社或观鸟理事会。(记者 徐黎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