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的“霹雳火”
视频制作:龙楚良
熊熊烈火中,橙色的身影如同闪电般穿梭,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浓烟和高温。“快一秒救人!”他是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霹雳火”张军朋。
“霹雳火”是他的微信名称,“霹雳象征快,火是快一秒灭火、救灾、救人,起这个名字是为了铭记消防员的职业使命。”张军朋解释。
张军朋来自河南兰考。初来时,他还是一个青涩小伙,每次打电话回家,“支支吾吾”不想挂电话,父亲总是督促他:“好好干,当消防员就要有模有样。”
1997年入职,到如今已是第27个年头。
27年来,张军朋担任过战斗员、班长、特种车驾驶兼操作员、装备维护员,参与了大大小小各类灭火救援300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千余人。
无论在哪个岗位,张军朋都严格要求自己,只要想到父亲说的那句“要有模有样”,他浑身就一股劲。
27年,张军朋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2021年7月,他第一次开着消防车回老家。
出发前,他写下请战书:得知家乡省会郑州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心情万分焦虑......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坚决做到不辱使命,特此请战,请组织批准。
一路上,张军朋又焦急又心酸,他从来没想过会以这种方式回家乡。“助民于危难,救民于水火是职责所在,尤其看到家乡受灾,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张军朋说。
暴雨不停,道路堵塞,路段塌方,张军朋和队友3次更换行进线路才抵达任务点——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42岁的张军朋经历过大大小小数百次战斗,但这一次,当看到衣服上贴着高血压、心脏病等备注的被困人员,他感觉眼睛像进了沙子,恨不得立刻把所有人都带出去。
从7月21日17时至22日22时,张军朋不停地在医院穿梭,体能好的扶着,老弱的背着,坐轮椅的抬着,就这样,一趟又一趟,张军朋和他的队友们转移出了三百多人,随后又在郑州医科大学营救转移学生两百多人。
结婚十多年,妻子曹颖早已习惯了张军朋的突然“失联”。“他每次一忙起来就会失联,很担心,他就是看起来挺扎实的,其实一身伤……”她十分心疼。
2020年7月,九江汛情告急。张军朋第一时间申请前往一线,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仍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即将临盆的妻子。
从修水到彭泽,作为特勤车驾驶员,张军朋一刻都没停。抵达受灾现场后,他立即换上救援服,和战友们一起投入了惊险的救援,划着橡皮艇深入被淹村庄,营救村民。
一次次生死救援的背后,是家庭的温暖支持。“选择了服务人民,就势必会牺牲陪小家的时间,幸好我的家人理解、支持我。”张军朋说。
每一次,当张军朋给家里人挂电话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看见屏幕中疲惫却坚定的张军朋,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只汇成一句:“注意安全,等你回来。”
张军朋的故事不仅仅关乎责任与勇气,更有他那颗乐观开朗的心。2017年的一个冬夜,九江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消防战士们经历了一场别样的战斗。
“奋战一夜后,消防兄弟们都成了‘阿凡达’。”深夜里,张军朋更新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记录下了这一难忘瞬间。
张军朋仍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一辆满载工业原料的大货车着火,火势已向油箱处蔓延,情况危急。”为保护车尾部重要价值千万元的印刷设备,消防员们采取了内攻方式灭火,没想到被染料粉染成了一片蔚蓝。
这条朋友圈引发了九江市民的关注,大家关心染料粉是否会对消防员们的皮肤产生危害的同时也为他们点赞,称他们为“最美的蓝色逆行者。”
在九江消防人的眼里“没有最快,只有更快”,“为了快一秒”已经成为九江支队的精神传承。无论是烈火肆虐的危急时刻,还是平凡日子里的默默坚守,张军朋和战友们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每一次警铃响起,都是对速度的挑战;每一次的争分夺秒,都是对生命的敬重。“把技能练精了,体能练强了,本领提高了,才能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威胁时去快一秒地救人,救更多人。”张军朋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