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庐陵新区:“三微”齐驱,为就业服务赋能
今年以来,吉安市庐陵新区以打好重点民生品质提升攻坚战为契机,依托“就业之家”就业服务平台,探索服务新路径,积极打造“微工坊”,提升“微技能”,做优“微服务”,提高居民自主就业创业能力,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打造“微工坊”,扩容就业“蓄水池”
“就业之家真是便民利民,帮我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我做插花手工制作为家里增收1000多元。”罗玲霞开心地说。
新区深入分析差异化就业需求,积极探索就业新模式,着力推动“社区微工坊”建设,针对不同求职人群,特别是宝妈、大龄父母等提供可“错峰”上班的岗位,打破零散劳动力资源就业壁垒。罗玲霞就是余家河社区“微工坊”建设成效的受益者之一。“微工坊”试运行期间,累计有200余名适岗居民报名参加,平均每人每月稳定增收上千元。
新区融合社区就业之家现有资源,在社区空闲房屋设置“社区微工坊”,为特殊群体提供“爱心小屋”作业场所,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完善用工企业和就业群体动态跟踪反馈机制,利用“就业之家”宣传栏、党员志愿咨询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方渠道专项整理推送用工信息,促进人岗精准对接匹配。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社区微招聘10次,直播带岗活动15次,观看人次11.3万人次,提供岗位8900余个,发布就业信息2695条,登记用工3656人次,服务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80余家,实现就业540人次,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提升“微技能”,点燃就业“助推器”
“从未想过足不出户也能卖东西,我也当上了店长,这次培训真是太实用了。”让解放桥社区居民周坛坛点赞的是禾埠街道开展的电子商务师培训。
周坛坛因腿部残疾,行动不便,很多工作岗位无法胜任,得益于此次就业培训,他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通过网上一件代发销售产品,成功开设了自己的网店,踏上就业创业之路。
庐陵新区强化社校合作,依托培训学校资源优势,打造“社区+院校”合作平台,常态化摸排了解不同群体的就业意向、创业需求及技能短板,精心编制社区培训清单。社区挖掘本土特色,依托当地资源,开设毛线花艺编织、创意手链制作、个性化穿戴甲设计等特色技能培训课程,同时紧跟新业态浪潮,积极引入直播带货、电子商务等前沿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就业困难人群勇攀技能高峰,增强就业“软实力”。主动对接吉安市庐陵职业培训学校、吉安市青草源职业培训学校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今年以来开展家政、电商直播、孕婴、美容师、手工等就业赋能课堂39期,惠及1500余人。
做优“微服务”,立稳就业“压舱石”
“肖站长,真是太感谢你了,你帮我联系的这份工作离家近,上下班方便,待遇也不错。”近日,湖滨社区居民凌兰英通过社区就业之家,找到了一份小区的保洁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庐陵新区将基层就业融入党建治理大棋局,通过精准把握企业需求,巧妙对接人才供给资源,搭建起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实现基层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融合互促。各社区就业之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红色就业指导员”,组建“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的就业之家服务队,开展“221”保姆式就业帮扶工作机制,全面摸排辖区就业情况,为重点群体提供“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有针对性进行就业指导,开辟就业“直通车”。各小区党群服务站将就业机会搬到居民家门口,助力辖区闲置劳动力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提升了就业触达率和就业工作新成效,为新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共有680余人纳入社区服务队伍,以家电维修、开锁、修鞋、理发等便民“微服务”点亮社区生活,帮助失业居民再就业294人,惠及重点群体1018人,切实将就业保障机制落到实处。
一家家微工坊,兴了社区;一项项微技能,富了群众;一次次微服务,赢了口碑。一个个就业之家由点及面,各施所能,从待业到就业、再到创业,更多的梦想由此迸发,更多的故事在此创造,更多的幸福从此启航。(刘玲、刘思敏、王雅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