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林权制度改革 “青绿”开出“红花”
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啼鸟和鸣,山岳与林海相映成趣;山间林下,林农耕作、林海潮涌,交织成一幅如诗画卷。
2024年以来,偏居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一隅的营盘圩乡依托山多林茂优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绿而行”,“因绿而兴”,蹚出一条“山更青、权更活、民更富”新路。
“林改良策”聚力护绿固本
千年鸟道,万鸟竞飞。滔滔林海,何以遍地“生金”?
营盘圩地处两省三县四乡交界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从“邻居”到“亲家”的角色转变,携手本县戴家埔乡,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炎陵县下村乡,共同组建“红色联盟”,携手推进各类合作项目,打造“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每年迁徙季,两省三县分设候鸟保护站,相关部门、护鸟志愿者、村民密切合作,统一行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护空中精灵。
护生态就是富口袋,同向发力、共商共治催生好生态,同舟共济、共谋共端“生态碗”。
今年以来,该乡积极开展集体林地延长承包经营期,选择在小夏村先行试点。同时,加快放活经营权,对发展林下经济、苗木、森林康养、林业碳汇等经营主体非木材经营需求,可申请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解决确权、流转、交易、融资需要。
在保持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基础上,该乡积极培育多元经营主体,不断健全适度规模经营制度,有效破解林农单家独户难以面对大市场难题,探索出“流转林地+林果基地”“流转林地+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基地+村级经济组织+农户”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三权分置’让荒山育成‘绿山’,让农民捧上‘金山’,让发展有了‘靠山’!”小夏村党支部书记邱诗雄感慨道。
据悉,该乡改革试点面积10314.8亩,覆盖试点村全体集体经济组织股权65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3人。
“两茶一果”村美民富业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牛刀小试”,让村民们愈发笃定吃“生态饭”才长远。近年来,油茶、茶叶、黄桃产业逐渐成长起来。
在梅竹村油茶种植基地,纵横交错的黑色水管蜿蜒而下,一排排整齐的“水肥一体化”喷头正在作业。
乡林业技术人员朱丕良介绍:“‘水肥一体化’能节省50%左右的人工成本,精准施肥每亩可增产10%—20%,进一步提高抗旱能力,避免大面积枯死。”
桐古村党支部引进桑梓小站,依托平台为茶叶种植户提供农技培训、农资补贴,乡党委、政府将种管、营销专家及“土专家”组成智库,提供全链条服务。
8月,黄桃进入成熟上市期,漫山遍野郁郁葱葱,一个个套袋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大肉厚、味美多汁,让村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种了大概100亩,今年亩产1800公斤,产值190多万元。”一基地负责人邱冬梅告知。
“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在基地除草、施肥、剪枝的有近
300人,日工资120—200元不等,每月能干20天左右。”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
在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8个农村党支部206名党员,带领村民“搏击”市场经济“大潮”。
营盘圩乡并未在作物种植加工上“踯躅不前”,而是以更广阔视野,打造集“产、学、文、研”于一体的闭环产业链,赋予更丰富内涵和空间。
“‘山旮旯’竟成了城里人‘香饽饽’,民宿一年挣个七八万不成问题。”客家云海民宿负责人曾发说。桐古村曾裕民“有样学样”,也将闲置房装修一新,改造成民宿,此外,他还种黄桃,年收入8000多元。
暑期,进山纳凉的客人纷至沓来,村民手中的黄桃、土鸭、土鸡、腊肉常常被“抢”空,成了紧俏货。
产业、生态、旅游相生相融,闲置废弃的老房旧屋成了“致富金房”,有面子更有里子。越来越多人看到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发展图景,“绿领”青年返乡,踏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征途……(冯育明、陈草生、刘祖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