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低空经济“飞”出新场景

人民网记者 邱烨
2025年02月22日08:23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2月17日,步入鄱阳湖畔的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园,一片繁忙景象。

森林灭火无人机悬停测试引发的轰鸣声穿透车间,空中未来研发经理贾枭正手持平板电脑,对一台大载重多旋翼森林灭火无人机进行最后的测试。

在空中未来低空产业创新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对灭火无人机进行出厂前调试。潘成摄

贾枭介绍,这款无人机最大载重可达65公斤,续航时间超过90分钟,能同时携带两枚20升水基灭火弹,双弹仓设计使其能在800米内精准投送灭火剂,大幅提升森林火灾扑救效率。

春节假期刚过,空中未来低空产业创新生产基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赶工首批2000台集群无人机订单。

在空中未来低空产业创新生产基地,各种型号的产品有序摆放。潘成摄

这座2024年11月入驻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制造中心的基地,一个多月便完成投产,已成功推出涵盖应急救援、地理测绘、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的产品。

车间里,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组装新一代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原型机。贾枭透露:“今年计划对现有设备进行全面升级,预计2025年公司集群无人机生产数量将达到5000台-8000台。”

“灭火无人机只是我们在低空经济领域探索的起点。”贾枭介绍,“在不久的将来,AG-60型大载重多功能无人机还可以组成‘空中消防网’,借助AI技术识别火源,实现自主扑救,为森林防火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空中防线。”

不远处,瑞奇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工地上焊花飞溅。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约3亿元。同时,省级航空器检验检测中心即将投用,产业链从研发到认证的全闭环已然成型。

作为全国首批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共青城积极探索,构建了有规可依、有“路”可飞、有才可用、有钱可投和低空资源要素化、低空要素产业化、低空产业生态化的“四有三化”路径,成功激活了低空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除了产业发展的火热场景,空中未来航空研学基地也成为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园的一大亮点。依托鄱阳湖首个A1类通用机场——共青城南湖机场,这里已开展飞行执照培训、自驾飞行体验、青少年航空科普与研学等丰富多样的项目。空中未来航空飞行基地积极探索“通航+文化研学”“通航+旅游研学”“通航+创意研学”等新模式,打造航空主题课程。

在空中未来航空研学基地,学生们围在飞机模型旁认真听讲解。受访者供图

据空中未来集团总经理助理汪思琪介绍:“2024年共计接待60场研学活动,接待人数4000余人。”夕阳西下,南湖机场跑道上又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承载着共青城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无限可能。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