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工程” 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
乐平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两处危墙存在安全隐患;楼道墙面砖脱落严重,威胁到过往行人的安全;小区侧门下水道盖子破损,存在安全风险……这些每天通过视频、语音和文字形式上报的基层治理问题,来自乐平市快递小哥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志愿者们主动参与,成为乐平市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乐平市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着力构建系统化治理体系,通过构建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实施“五大工程”、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持续夯实治理根基,推动基层治理由单一管理向协同共治转变,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升级,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为让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好”,乐平市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加快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形成“市委统筹、部门协同、乡镇(街道)落实”的三级联动格局,切实增强乡镇(街道)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同时,该市优化协调响应体系,制定《建立乡镇(街道)协调响应评价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信访系统等渠道,精准研判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部门间高效联动、协同解决,确保基层治理职责“接得住、办得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乐平市深入实施“五大工程”,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发治理活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减负增效方面,优化乡镇(街道)赋权事项目录,评估行政执法事项运行情况,明确村级组织职责边界,确保基层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提升治理效能;在队伍建设方面,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依托基层党校强化党员培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力量;在数字赋能方面,梳理并下放“县乡联办”服务事项20项,完善网上办事指南,推广“赣服通”掌上政务应用,加强“一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志愿服务方面,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体系,注册志愿者达10万余名,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在协同共治方面,推动社会组织与红色物业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小区业委会、物业、帮帮团“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打造“乐安居”党建品牌,通过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难题,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
同时,乐平市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通过组建快递小哥志愿者协会,吸纳平台外卖员和快递员加入,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流动探头”的作用,鼓励其及时发现并上报动态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专职人员将这些问题汇总至综治网格化平台,进行统一调度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截至目前,快递小哥志愿者协会已累计参与、发现并上报涉及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社区治安等基层治理问题3000余件。(全媒体记者李政昊 通讯员朱德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