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绘就“四融一共”乡村振兴新图景

晨光微露,江西信丰县小江镇中兴村的千亩稻虾基地早已热闹非凡。“起网啦!”养殖大户金成鑫熟练地收起渔网,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扑通扑通”落入筐中。不远处,游客们手持钓竿,兴致勃勃地体验稻田间垂钓的野趣。“这里的风景像画一样,还能钓虾、吃特色烫皮,真是来值了!”来自广东的游客陈斌赞叹道。
这幅生动的乡村图景,正是信丰县以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为抓手,发挥项目资金撬动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整体建设运营,打造和美乡村的缩影。
山水田园变身“网红打卡地”
中兴村依山傍水,迳口河穿村而过,客家民居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村支书赖春梅介绍:“我们坚持‘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就地取材,把自然景观与乡村风貌有机融合。”村里利用千亩稻虾基地打造了垂钓区、风车打卡点;依托富硒土壤优势,开发了杨梅采摘园、百香果农场;还建起跑马场、生态漂流等新业态,形成“一步一景”的乡村旅游格局。
“去年改造了27户厕所,拆除了6栋危旧房,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村民王日香笑着说,“现在村里干净又漂亮,游客多了,我家开的早餐店一个月能增收两千块!”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以来,中兴村便接待游客2.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
“稻虾共生”蹚出共富路
“一田双收,稻香虾肥!”金成鑫指着连片的稻虾田介绍,“每亩水稻能产900多斤、小龙虾150多斤。”中兴村引入稻虾产业龙头企业,流转土地1000余亩,实现“一田双收”,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每年带动村集体增加100元每亩的经济收入。
村里还深挖“土特产”潜力:发挥处于天然富硒产业带的优势,串联50亩杨梅和20亩百香果富硒基地,富硒油茶、脐橙加工成伴手礼,平卧菊三七制成养生茶,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游客不仅能体验采摘,还能参与龙虾垂钓、竹排漂流。“去年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村民腰包鼓了,干劲更足了!”赖春梅说。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中兴村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配备48名网格员,形成“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格局。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
“自从加入网格化管理,我更加关注村里的动态了。有一次我发现村里的水管漏水,就及时上报给了网格长,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村里小卖部老板谢东盛是网格员之一。
党建引领是关键,村党支部带头发展产业,盘活闲置农房3栋、土地60亩,吸引村民以资金、土地入股。村干部还带头整治高价彩礼,依托“文明积分超市”,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可兑换生活用品,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未来还将开发溯溪露营、水上高尔夫等业态,打造赣南乡村旅游新IP。”小江镇党委副书记蔡启芊表示,“乡村振兴不是‘涂脂抹粉’,而是让资源活起来、产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
据悉,2024年以来,信丰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树立“整县运营、系统乡建”的思维,建设“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示范村42个。(肖秀节、邹晨逸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