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职业” 带来新活力

通过敲击代码指挥机械臂精准完成动作、为智能汽车规划路径实现自动驾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虚拟智能工厂……4月27日,江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现场,一系列“黑科技”赛项竞相亮相,折射出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新图景。本届大赛聚焦新职业和数字技术领域,不仅为全省技能人才搭建了竞技舞台,更成为观察江西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一扇窗口。
与首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国赛精选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物联网安装调试等新职业赛项首次登场。在数字孪生应用技术赛区,选手们正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构建虚拟智能工厂,实时调试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动作。裁判长徐国传介绍,该竞赛项目强调智能工厂的虚实互联技术,选手在构想、设计、测试、仿真和厂房规划等环节中,虚拟出生产或规划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流程,识别潜在的矛盾、缺陷和不匹配问题,重点考查选手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中的核心技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徐国传告诉记者,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数字孪生建模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仿真和优化;通过数字孪生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可以对生产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准确预测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精确预警,从而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靠。
在徐国传看来,将新兴技术纳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有利于培养一批、挖掘一批新型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行业的发展。对此,物联网安装调试和互联网营销项目的裁判长也都深有同感。
互联网营销项目裁判长、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许晓东表示,2020年,“互联网营销师”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在直播电商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热门职业。目前这一职业缺口较大,相关的行业监管、职业标准、人才培养也在稳步建设中,互联网营销师将迎来健康规范的行业发展新时期。
不少赛项也回应了人们生活中的新需求。
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良好身体素质的追求,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不少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体育指导(健身)赛项上,选手们按顺序进行教学示范。该项目包含体能比拼、小团体课程、姿态与动作评估等赛题,主要考查选手知识、体能、教学等方面能力,吸引了不少健身教练与从事健身指导工作的学校教师前来参赛。
“大赛不仅提升了选手的技能水平与知识储备,还拓宽了健身教练的职业发展通道,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社会体育指导(健身)赛项裁判长说。
从车间里的数字孪生到直播间的话筒前,从物联网的芯片到健身房的器械旁,江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催生的职业变革。选手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当技能与时代需求共振,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变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正如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郭锦亮所说,近年来,一批批新职业相继涌现,为劳动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职业选择。本届大赛设置的新职业赛项,凸显出我省职业发展不断走向多元化、专业化,也折射出我省技能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记者 侯艺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