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临川区推动形成“产才融合”良性循环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力促传统产业和专业人才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全区引进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科技人才75人,引进博士以上人才28人,为临川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撑。
精选工业人才
“现在,临川的发展氛围很好,创业环境也不错,人才来到这里如鱼得水。”说起现在临川区渴望人才的程度,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白勇十分感动。为了支持家乡新能源产业发展,他在临川经济开发区投资3000万元,建立氢能研究院,生产高压复合材料储氢瓶,打造陆地输油管道生产基地。
为大力引进工业人才,该区专门出台《临川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招院引所深耕行动方案》,建立工业人才引进“926”工作体系,即布局9个招引工作站、设立27个招引联络处、打造60个以上招引深耕点。去年5月份,组织15家重点企业赴湖北工业大学开展专场引才活动,10名优秀毕业生成功录用到区城投集团和区工创投公司;11月份,在南昌大学医学院举行招聘活动,48人签订协议,其中研究生29人。针对有色金属、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该区采取“事业留编,企业用人”模式,将专业对口的硕士以上学历高素质人才考录至区内事业单位,打通企业与事业人才互通渠道。
精准用好人才
“我们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发展资源,通过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解决子女就学问题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公司先后参加‘书记部长进校园’引才活动8次,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58人,其中博士2名、研究生21名。”自立铜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海文果介绍道。
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公司新引进的专业人才邱士伟正带领组员研发改进铜提取工艺。作为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博士,邱士伟的加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铜提取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铜提取纯度在99.9%以上。
有色金属是临川的传统产业。为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临川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帮助一大批企业针对生产关键环节引进高端人才,实施智能化改造,让传统制造业企业焕发新生机。同时,加快促进企业与高校、大院大所联合协作,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在临川科技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安通建材、自立铜业等32家企业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新产品研发速度不断加快。在人才的智力支持下,今年一季度,全区有色金属产值达68.35亿元,同比增长28.15%;税收累计完成18928万元,同比增长42.37%。
精心服务人才
“临川对待人才,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让我们感觉很暖心。”日前,在江西浩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职的万志鹭,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人才政策奖励申请,不到十分钟便办理完成。
为让引进人才尽快适应新的岗位,该区采取“一对一”导师制培育方式,为每名人才确立一名企业高管或技术总监作为导师,手把手“传帮带”,解决人才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着力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有专长、了解企业、服务企业的优秀人才。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的好,临川区制定出台了《临川区人才分类认定目录》和《临川区人才政策待遇包》,将引进人才分为3大类9个层次,量身定制了14个政策待遇包,包含研发奖励、生活补贴、购房补助、住房保障等,给予人才最丰厚的“政策待遇”并落实保障,让引进人才心无旁骛干事业。(章晋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