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资溪:以人才引擎驱动产业升级 绘就县域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江西省资溪县创新实施“以才兴产、依产促才”发展战略,通过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聚焦青年人才引进,该县创新开展“书记部长进校园”专项行动,推出“青春资溪体验礼遇”计划,为意向来资创业就业的青年提供3天免费住宿、景区畅游及公交出行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为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青年人才300余人。依托大觉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资源,整合花儿写生基地、面包文化产业园等载体,累计吸引1.2万余人次师生来资研学创作,30余支省内外高校团队3000人次参与暑期实践,为县域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立足“中国面包之乡”产业基础,该县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在县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中西面点特色专业班,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先后承办江西省“振兴杯”烘焙职业技能大赛、资溪县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全年资溪选手在省市技能大赛中斩获18项大奖,其中5项省级一等奖,4项获世界技能大赛参赛资格,获奖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为食品、竹产业等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技术能手。
围绕人才安居需求,该县创新推出企业“1元租”人才公寓政策,构建“租售并举”住房保障体系,已解决300余名人才住房问题。同时,打造“人才社交矩阵”,通过青年交友联谊、读书会、青年夜校等品牌活动,构建覆盖百余人次的服务网络,营造“此心安处是资溪”的归属感,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依托“智汇资溪”平台,该县创新“1+1+N”校地合作模式,与45所高校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南昌大学产教融合基地、国家以竹代塑创新研究院圆竹分院等创新平台,打造食品、竹产业两大路演基地,促成2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通过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落地全国首个以毛竹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的旭科氢醇生物质项目,预计6月产出“中国首桶”生物质绿色甲醇。目前,已引进中科创投项目7个,总投资18.1亿元,推动全县企业研发强度提升0.88%,增幅居全市首位。(万奇、刘琦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