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一本填补江西书画鉴藏史空白的文集

——评《纸上相逢——古字画鉴藏与考辨丛谈》

廖媛雨
2025年05月23日19:12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纸上相逢书影

作者廖媛雨教授小像

《纸上相逢》一书的作者陈米欧是一名媒体人,同时又有着20多年的书画收藏经历。他不仅由衷热爱鉴藏,更是以严谨考据之心对待过手藏品。他与江西鉴藏家一起持续推出“豫章过眼”活动,展示自己及江西鉴藏家合力保存的流落在外的江西先贤之书画、信札、文集等珍贵文物,以推动江西古代书画艺术的研究。《纸上相逢——古字画鉴藏与考辨丛谈》一书正是其鉴藏心血之结晶,同时也填补了江西书画鉴藏史的空白。

书中配图之一清代蓝钰书法

书中配图之四明代邹元标、罗宪汶书法

从写作定位来看,《纸上相逢》一书没有停留在简单的鉴藏知识与书画知识的介绍层面,而是以富于才情的杂文风格,深入浅出将对庞杂史料的严密考证融入到行文流畅、诙谐幽默的侃侃而谈中。书中既有《别一上手就奔着齐白石》这样循循善诱的劝谏小文,也有笔锋犀利的《还有“文人书法”?》的艺术批评,还有引人入胜的《当才女跟了才子》的艺林趣闻。更有通过研究书画作品中风格、题跋及款识信息,细致爬梳各类方志、文集、书信、报刊,还原资料存世较少的艺术家本来面目的史辨文章。如书中对“无声诗社”成员海派画家郑德凝、山阴画家陈治的研究便是通过对张鸣珂的《寒松阁谈艺琐录》、民国诸多报刊文献的史料钩沉而让他们有了清晰的历史面貌。《纸上相逢》既是一本引导普通鉴藏爱好者入门的杂文集,也是专业艺术史研究者可进行深度阅读的鉴藏专著。

书中配图之五清代罗牧山水画、曹秀先书法

书中配图之二清代范金镛工笔花鸟画

此书最重要的学术贡献应该是对江西地方艺术史的深入研究。全书27万余字,其中三分之二的篇幅都与江西书画史相关,最早为“江西派”罗牧的山水及书法,近至现代的李瑞清、傅抱石。其中《清代罗牧书法鉴与赏》一文梳理了罗牧的存世书画作品,从罗牧与魏书、林时益、徐世溥、魏禧的交游入手论证罗牧的书法师承,总结出其由学赵孟頫及董其昌一路,而形成的“二王”正脉之书风特点。此文为目前“江西派”罗牧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就目前江西清代以来的美术研究而言,无论是中国美术通史还是江西地方美术史都集中在清初的八大山人及罗牧,中期扬州八怪的闵贞,20世纪的李瑞清、陈师曾、傅抱石等少数大家上。江西地方美术史300年的各高峰人物之间多为空白地带。《纸上相逢》一书正是弥补了此空白之处。书中对乾隆时期的江西新建人《四库全书》总裁裘曰修、同治时期新建人二品级大员勒方锜及曾任济南知府的帖学名家南丰人鲁琪光、清末民初乐平女性画家彭若梅、江西南昌藏书家魏元旷、李瑞清之弟李靖澜、新建诗人程学恂等书画名家的风格、生平及交游进行了详证。并且给予他们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如书中在《名臣裘曰缩临张即之<佛遗教经>考辨》一文中提出了对馆阁体书风研究的态度。认为擅长馆阁体的书法家群体,若是对小楷书法风格有所追求,使书写风格有了不同于时风的面貌与变化,那就上升到了另外的层面。裘曰修能写出张即之风格的小楷,就有了更加高古、不同时风的境界。同样作为进士出身的勒方锜的行楷信札因学欧阳询一路,呈现劲健流利之风格,与馆阁体拉开些许距离,在格调上便是高人一等。

书中配图之三清代鲁琪光书法

此书的第二个学术特点便是注重江西地区群体研究及与全国艺术的互动研究。如《由珍贵印谱窥探傅抱石南昌时期朋友圈》一文,通过考察傅抱石早年与中央大学教授王易、汪辟疆、吴梅、黄侃等人的交游,对徐悲鸿、陈立夫、熊式辉、彭醇士、罗时实、廖国仁、廖季登等艺术界及政界推荐与资助其出国留学人员的关系考察,还有对其在南昌期间,给予他帮助的同事或友人的考证,让我们关注到助力傅抱石成长的艺术土壤,即他与江西南昌地区倡导中国传统书画的“无声诗社”之间存在密切交游。而“无声诗社”的四十多位书画家成员正是构成了形成傅抱石这一高峰的文化艺术高地。又如书中讨论海派画家胡铁梅的“安义八景”山水画八屏、《申报》第一任主笔蒋其章在江西做幕僚的经历,及海派画家郑德凝在江西的任职情况等等,展现了上海艺术家在江西地区的艺术、文化及政治等诸多活动,启发我们从交流互动的视角重新思考江西艺术与全国艺术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学术特点是凸显了江西私家收藏的艺术史视角。中国艺术史历来便是在公私收藏两条脉络中并行。皇家收藏如唐太宗、宋徽宗、清乾隆等以收藏量大、书画家及艺术门类齐全为特点,而私家收藏如唐褚遂良、宋米芾、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清王原祁等以市场流通、人情雅债而形成各自面貌。《纸上相逢》一书便是以江西藏家收藏的作品为基础,着重江西乡贤书画,文化名流手札的研究。书后的《江右先贤》作品附录,收入从明代邹元标至现代彭醇士共45位书画家作品。有些书画家存世作品极少,甚至为孤品。这一附录是江西鉴藏家视角下的江西文化艺术史,更是深入研究江西古代书画史的宝贵图像文献资料。

第四个学术特点是注重书画家本真性情的书写。如勒方锜是一个浪漫的人,其子在“浪漫”上较其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热衷功名的张尔嘉对于身处乱世,几次经历生死劫难的人生进行的感叹与无奈。一边忠于清廷慷慨赴义,一边又救助心向革命党剪辫学生的“复杂”人物李瑞清。此书赋予历史人物鲜活个性,丰富情感。让读者在生动的历史情境中,在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中与之产生共鸣。

作为媒体界一名高级编辑,陈米欧一直关注江西文化艺术的发展。2021年其所著《有用还是无用》一书,对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辩证思考,并对江西古代艺术及当代艺术家进行了评述。《纸上相逢》是《有用还是无用》中鉴藏部分的深入,是陈米欧先生以职业的敏锐观察,深厚的文史考辨造诣,博古通今的文化艺术涵养,为江西鉴藏史研究贡献的一部力作。

(注:此文为中央美院博士、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廖媛雨所作。廖媛雨,师从著名美术史论研究学者薛永年先生,美国西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明清绘画史及江西地方美术史。)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