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惠民惠商见真章 烟火气里写答卷

下午四点,江西省宜春市宜阳新区东升花园的临时便民摊点人声鼎沸。“这里的菜新鲜,管理也好!”居民欧阳小风提着刚买的蔬菜,笑容满面。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摊位扎堆、车辆乱停的“治理痛点”。如今,规划有序、分区经营、统一管理的便民摊点,不仅让居民买菜遛弯有了首选地,更成为摊贩罗细牙口中“安心谋生、照顾家庭”的新起点。
变“堵”为“疏”,精准服务解民忧。便民摊点里的作风之变。面对东升花园近万居民“买菜难”与流动摊贩“生存难”交织的治理困局,宜阳新区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社区摸排走访,广泛倾听居民与摊贩心声。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扎根一线,催生了“分区划行、登记备案、统一时段”的精细化管理方案。从“争摊纠纷”到“井然有序”,从“杂乱无章”到“烟火升腾”,便民摊点的蝶变,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民需的成果缩影。
转“管”为“扶”,柔性执法暖商心。在宜阳新区官园街道御品滨江小区门口,曾经门可罗雀的商铺如今顾客盈门,这源于当地“允许临时占道摆放”政策。在严格划定区域、落实“门前三包”的前提下,商户经报备可将商品适度外摆。新区城管部门水果店老板杨招兰的喜悦溢于言表:“摆出来更直观,生意好多了!”这一举措背后,正是新区“放而不乱、管而有度”服务理念的现场实践。
化“被动”为“主动”,上门服务优环境。作风转变不止于街头巷尾,更延伸至企业开办的“最初一公里”。在宜阳大道一家大型足浴店装修现场,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宜阳新区分局二中队网格长廖金波再次主动上门,细致讲解垃圾清运、店招办理等流程。“我们会建立服务群,实时跟踪,在动工前提前告知预案。”这种依托“网格责任制”的“上门服务”“前置告知”,将可能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商户徐良直呼“方便高效,不耽误时间”。从坐等审批到主动跑腿,从被动执法到靠前服务,新区城管将办公室“搬”到商户门口。截至目前,“上门服务”已惠及500多家商户,125家宣传铺设到位,339家占道经营申请有序推进。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宜阳新区分局局长李勤勤表示,将持续深化“6+3”服务举措,依托联系机制“收集意见、发现堵点、快速响应”,全力打造安全有序宜居的营商环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