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工业园何以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江西辽燚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车间内,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系统有序运转;江西奥瑞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产品……
作为江西九江武宁县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武宁工业园锚定“1+3+2”生态工业发展方向,以低碳企业、绿色环境、数字赋能为建设着力点,以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逐“绿”前行 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笔者在武宁工业园看到,绿植环抱间,幢幢厂房整齐排列。
地处长江经济带的武宁县,紧抓国家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园区聚焦“绿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重点发展“1+3+2”六大生态产业体系——以绿色光电产业为主导,大健康、矿业循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三大产业为支撑,同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实施“两区三线”环境整治,园区已建成生态廊道、公园绿地等景观2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在环境治理方面,园区严格管控周边噪声,保持“低分贝、无噪声”的绿色生产标准;建成工业固废填埋场,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广集中供热供气,淘汰分散式燃煤锅炉,有效降低大气污染。数据显示,园区PM2.5平均浓度降至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6%。
秉持“园区即景区”的建设理念,武宁工业园先后荣获“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江西省绿色光电产业基地”“江西省绿色园区”“省级节水标杆园区”等称号。
“碳”索新路 规划低碳产业链
产业是工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武宁工业园成立绿色光电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建立“管委会+企业”协同推进机制,持续开展“四图”作业(产业链图、区域分布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重点建设中城新动能科技园,完善产业链布局。
目前,中城新动能科技园已成为武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载体。园区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通过实施分布式屋顶光伏、通用用能设备升级改造等项目,培育壮大了一批绿色低碳企业和零碳企业。园区已成功引进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光储充一体化、程疆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并于2025年入选全省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建设工程。
向“新”发展 推进数字化转型
数字赋能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实现产业低碳化,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通过推动龙头企业数字赋能,探索组合发展、抱团建设等模式,持续培育半导体照明、线路板、绿色光电等绿色低碳型产业,有效推进‘双碳’目标落实。”武宁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跨越数字鸿沟。为此,武宁工业园已建立完善了数字化发展奖补机制:对年产值超过10亿元且在数字化开发应用方面成效显著的企业,授予“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称号,并给予资金奖励。这种真金白银的支持既帮助企业分摊转型投入、缩短回报周期,也增强了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信心。
“我们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行‘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大力培育壮大数智结合、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武宁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集聚绿色光电规模以上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并推动奥普照明、耀润磁电等一批绿色低碳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陶钦仪、兰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