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

听得见的红色脉动——瑞金锻造红色讲解队伍

2025年07月09日08:12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清晨的瑞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城郊山乡间,120多处革命旧址悄然“苏醒”。细心守护人穿行其间,检查一砖一瓦;义务讲解员深情讲述,回溯烽火岁月;“红领巾讲解员”清脆的童声,在如织人潮中显得格外铿锵有力。这一幕幕,是瑞金市将红色基因传承作为铸魂育人重要抓手,不断探索创新志愿讲述人培育机制,锻造讲解队伍,赓续红色基因的一个生动缩影。

  岁月淬炼的“金嗓子”:

  白发丹心述峥嵘

  “大家看这堵布满弹孔的老墙,毛主席笔下‘前村壁’就在眼前。1929年大柏地之战,陈毅元帅誉其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在瑞金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年逾八旬的刘承汉老人轻抚墙壁,向游客动情讲述那段历史。这已是他坚持义务讲解的第31个春秋。

  “我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老邻居吴达湖生前就义务讲这段历史。他去世后,我觉得自己得接住这接力棒。”刘承汉的话语朴实而坚定。数十载积淀,老人讲的故事愈发醇厚饱满,深深打动了一批又一批聆听者。

  “每次带游客来,必请刘承汉老人讲一段,那份神韵无可替代。”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负责人刘阳赞叹道。

  据统计,瑞金活跃着240多名像刘承汉这样从事义务讲解的“文明实践员”,不少红色名村还自发组建志愿讲解队,让本地红色历史口口相传。

  诠释青春的“金牌声”:

  溯源寻根续血脉

  在叶坪革命旧址群,年轻的“金牌讲解员”谢添正引领游客穿越历史的烟云。“叶坪旧址群是瑞金保存最完好的革命遗迹之一……”95后的她讲解得生动翔实,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我的太爷爷是红军烈士,父亲常讲他的故事,一颗红色的种子早已深埋我心。追寻太爷爷的足迹,九年前,我成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讲解员。”血脉的牵引,让谢添对这份事业充满热忱。工作至今,她已服务游客逾5000批次,获得中宣部表彰的“先进个人”、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等多项荣誉。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讲解队伍。目前,35岁及以下的青年讲解员占比过半。他们中许多人身为红军后裔,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抱有天然的热情与使命感。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这些年轻的身影总是坚守一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飞扬的“红领巾”:

  薪火相传润新苗

  “大家可以利用这个展馆好好模拟练习。”在瑞金市华融瑞金希望小学“苏区精神永放光芒”展览馆内,一群“红领巾讲解员”正兴致勃勃地交流心得,打磨技艺。

  放眼瑞金市,2000多名佩戴红领巾的小小讲解员,利用课余时间活跃在各大红色旧址和景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研学团队提供义务讲解,稚嫩肩膀担起传承重任。

  播撒红色种子,润物无声。瑞金市大力推进馆校合作,在华融瑞金希望小学建成校内苏区精神主题展览馆,39所大中小学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结对成为“红色基因传承共建学校”。馆校联合开设“四点半”红色课堂,组织优秀讲解员走进校园,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通过讲故事、唱红歌、读经典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滋养少年心灵。

  同时,瑞金市因地制宜,善用“家门口”的红色富矿,精心设计一日研学手册,组织少先队员及辅导员深入遍布全市的红色旧址、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去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已开展本土化红色研学68批次,参与师生超2.6万人次。

  从八旬老人的深情追忆,到青年才俊的专业讲述,再到“红领巾讲解员”的清脆童声,一条跨越时空的传承纽带在红土地上紧紧相连。三代人,用不同的声音,共同讲述着不变的信仰;用持续的接力,让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责编:毛思远、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