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抚州分行助力临川灯芯草串起产业全链条

作为全国最大的灯芯草种植核心产区,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以灯芯草为“一县一品”特色产业,通过“金融+产业链”融合模式,在农行抚州临川支行的精准赋能下,让这株曾“散、小、弱”的传统作物,长成了带动5000余户农户、年产值超2亿元的“致富产业链”,从“传统散种”迈向“全链振兴”,书写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破链条起点困局:专项信贷激活种植端“造血”能力
“荣山镇的灯芯草,弹性、韧度都是顶好的,可过去大伙都是‘各自为战’,想添机器、扩面积,手里没资金,只能干着急。”荣山镇党委书记熊战平道出产业曾经的困境。“90后”的王潇骁对此也深有体会,2018年他想接棒父亲的灯芯草生意,搞规模化种植加工,却卡在了启动资金上:“建厂房、买设备、收原料,一笔笔都是刚需,当时账上的钱撑不了半个月,我天天盯着厂房地基发愁。”
转机源于农业银行的“雪中送炭”。“我们走访时发现,像王潇骁这样有想法、缺资金的种植户不少,当即决定以‘惠农e贷’为基础,推出‘灯芯草产业贷’。”农行抚州临川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丁大俊介绍,“这款专项产品不仅利率低,审批流程也快,就是要帮种植户打通‘资金堵点’。”。很快,100万元贷款打到了王潇骁的账户上。
“有了钱,厂房如期建成,还引进了3台加工设备,现在我们的灯芯草直接供给江苏一家制药企业,订单排到了年底,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谈及发展,王潇骁信心十足。
截至2025年8月,农行抚州临川支行已累计发放灯芯草农户贷款8000余万元,惠及61户产业带头人,带动周边10个乡镇、2000余户农户扩种,仅荣山镇种植面积就达1.2万余亩,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灯芯草生产基地。
强链条中段支撑:亿元贷款搭建产业融合“桥梁”
“光解决种植户的资金问题还不够,要让灯芯草真正成为‘富民草’,必须做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农行抚州临川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刘敏卿说。
为打破“种植—加工”断层,临川区构建“政府+企业+农户+合作社”联结机制,推动产业链向中游延伸,农行抚州临川支行主动对接产业链关键主体,重点支持“企业运营示范基地+种植户参与”模式。“我们审批通过了临川区属农林投资有限公司1.1亿元贷款,专项支持灯芯草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刘敏卿表示。
“有了这笔资金,我们完成了农田提升改造,还建了500亩示范基地,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吸引了不少种植大户来承租。”农林投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示范基地的“带头效应”让周边农户的种植信心更足了,标准化种植率提升到了85%以上。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助力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升级”。
谋链条长远发展:全链思维注入持续振兴动能
产业链的完善,也让灯芯草的价值不断提升。当地与科研企业合作,相继研发出灯芯草茶、灯芯草花、足浴包、康养汤包等新产品。“我们深挖灯芯草的药用价值,去年推出的灯芯花、灯芯草茶成了网售爆款,销售额超过400万元!”河埠乡种植户严爱根兴奋地说,产品创新让灯芯草的附加值翻了好几倍。
如今,临川灯芯草已从传统作物升级为“智慧农业+多元产品”的产业集群。“全镇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年产值超2亿元,年人均增收近8000元。”荣山镇党委书记熊战平介绍,荣山镇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灯芯草生产基地,还建成了江西省首个灯芯草专业交易市场,成为全国重要的灯芯草交易中心。
未来,农行抚州分行将继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围绕产业链下游的市场拓展、产品创新等需求,推出更精准的金融产品,推动临川灯芯草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让这株“致富草”持续释放全链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肖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