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圖:聽力障礙孩童“星語心願” 我想有台人工耳蝸

【查看原圖】
在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內,老師正在教孩子們讀書。(人民網 時雨/攝)
在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內,老師正在教孩子們讀書。(人民網 時雨/攝)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20年08月06日21:35

人民網南昌8月6日電(時雨)“我想換一台新的耳蝸”“我想姐姐也能裝上耳蝸,跟我一樣聽到聲音”……6日,在南昌市灣裡管理局可愛寶貝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的牆上,貼著孩子們的“星語星願”。這裡收納了江西全省各地百余名有聽力障礙的孩子,並且這些孩子大部分來自貧困家庭,他們渴望社會能給予關注,讓他們聽到外面“五彩”的聲音。

在康復中心內,本網看到,一些戴著耳蝸或助聽器的孩子們分成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讀書學習,還有的孩子在圖書角裡認真翻閱圖書,如果不是他們耳朵上的人工耳蝸或者助聽器,這些孩子和正常在校的學生並無差別。

本網注意到,盡管有聽力障礙,但孩子們卻非常活潑,性格也很開朗。“在我的眼中,這些孩子就是我的‘可愛寶貝’。”聽力語言康復中心負責人應智娟說,這裡跟義務教育學校同步課程,老師們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接受正常的教育。

採訪中,應智娟也說出自己的苦惱,中心現在有102名孩子,這些孩子80%來自貧困家庭,“一個人工耳蝸需要花費十余萬元,這個數字對於貧困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應智娟說,中心有一對聽力障礙姐妹,因為價格昂貴,家裡東拼西揍給妹妹裝了人工耳蝸,而沒裝的姐姐至今仍處於無聲世界,“就是一輛后八輪在姐姐身后按喇叭,姐姐也不會聽得到。”說到這,應智娟抹起了眼淚。

應智娟說,聽力語言康復中心是2007年5月份成立的,13年來已經有500名左右的孩子從這裡“畢業”,“還有一名孩子考上了大學,現在在浙江讀書。”應智娟說,從這裡走出的孩子在社會上都能自食其力,為家庭、為社會作出貢獻,她會將康復中心堅持辦下去,同時她也渴望社會力量能關注這個特殊的群體,讓更多的聽障兒童跟其他健康的孩子一樣,享受原本屬於他們的歡聲笑語。

分享到: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