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綜合保稅區 努力打造跨境電商“贛州模式”

【查看原圖】
位於贛州經開區的中國(贛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人民網 時雨/攝)
位於贛州經開區的中國(贛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人民網 時雨/攝)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20年08月13日20:35

人民網贛州8月13日電(時雨)“目前,我們的跨境電商業務還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下單,產品涉及進口酒類、母嬰用品、化妝品、保健品等。”13日,在中國(贛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口酒類交易平台內,進口紅酒琳琅滿目,華沛貿易負責人郭輝介紹說,涉足跨境電商得益於贛州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的成立。

贛州跨境電商監管中心位於贛州綜合保稅區監管倉庫內,總面積5040平方米,是贛州市首個跨境電子商務海關查驗分揀中心。作為承接中國(贛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六大體系”“兩個平台”建設的重要基礎和載體,對推動區域性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態創新、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強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贛州綜保區負責人介紹,贛州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於2020年4月23日正式進場建設,同年5月13日建成並完成數據對接聯調聯試,按照快遞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規范要求設置,規劃建設有跨境電商進口查驗區和出口查驗區,每塊區域均由待查區、查驗區、人工查驗區、暫扣區、放行區五大作業區域組成,建設了進口、出口兩條查驗分揀線系統、物流庫管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跨境電商公共申報系統及相關配套設備,並與江西省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台互聯,可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1210”模式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一鍵申報、一鍵清關的一體化通關、物流、倉儲、金融等綜合服務,助推區域性跨境電商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210’模式可以減輕企業負擔,不需要馬上報關,給予企業三到五天的緩沖時間,可以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而且由消費者直接下單,從境外直郵,降低了成本和稅收。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全程都在海關監管之下,比較安全。”郭輝說。

據了解,目前,隨著贛州綜保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業務落地,已有多個國家的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與贛州綜保區進行洽談,准備來區開展業務。

贛州綜保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贛州綜保區將不斷加大跨境電商招引力度,以更優的營商環境和通關服務,吸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來贛州開展業務,努力打造跨境電商“贛州模式”,助力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分享到: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