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定南:“紅色引擎”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

“生活有難處找誰幫”“如何帶動群眾發展產業”“群眾矛盾怎麼化解在基層”“政策宣傳怎麼走進民心”……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嶺北鎮,這些在鄉村振興中遇到的基層治理難題,都在“黨建引領”這個關鍵詞中找到了答案。
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新鄉村社會治理,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這是新時代農村黨建工作中繞不開的“考題”。近年來,定南縣嶺北鎮蔡陽村創新探索,形成了“四聯四幫”(即生活聯心幫群眾反映訴求、生產聯合幫群眾增收致富、問題聯查幫群眾化解矛盾、宣傳聯動幫群眾弄懂政策)工作機制,構建了“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精准化、精細化水平。
“書記,我是黨員,我要申請加入聯幫隊伍,幫助更多困難群眾。”近日,蔡陽村黨員鐘興華主動向村黨支部書記袁印請纓參加黨員“四聯四幫”活動。通過前期宣傳動員,該村黨員為民辦實事熱情高漲,村裡22名黨員參與聯幫48戶群眾,每位黨員每月定期到聯幫對象家中走訪,了解他們的所想、所急、所需、所盼,今年以來,該村收集村情民意62條,臨時救助困難群眾13戶,幫助農戶挽回因風災造成的經濟損失約60.2萬元。
除了生活聯心,生產也在抱團發展,一首首“先富帶后富”的產業振興曲就是生動寫照。
“黨員周輝煌不但教會了我們養魚技術,還幫助我們解決銷售難題,讓我們在家就有一份穩定可觀的收入,太感謝這些他了!”村民周明炎說,通過發展養殖產業,家裡生活是越過越好。如今,在蔡陽村,像周輝煌這樣的黨員還有不少,他們手把手幫聯幫對象發展產業,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種苗供應、生產技術和銷售渠道等難題。
牽好產業興旺“牛鼻子”。蔡陽村充分了解和運用聯幫干部特長優勢,根據聯幫對象需求以長幫短,精准幫扶。目前,採取“合作社+黨員+農戶”“基地+黨員+農戶”模式,該村成立了茭白種植合作社和肉牛養殖基地,已有12位黨員帶動29戶農戶和7戶脫貧戶發展種養產業。同時,該村黨支部還聯合民杰種雞養殖場等招商引資企業開展“愛心雞苗”發放活動,並組織一批有養殖技術的黨員上戶指導農戶養殖。
調處矛盾糾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蔡陽村黨支部加強與支部黨員形成幫扶合力,用心用情幫助村民化解矛盾糾紛,對一時無法解決的矛盾,及時上報上級黨組織進行處理,切實維護全村和諧穩定。
為了更好地讓黨的政策方針飛入百姓家裡,蔡陽村還積極組織黨員到聯幫對象家中廣泛宣傳黨和國家最新的方針、政策,從黨的二十大精神到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再到反詐知識、森林防火和春耕生產等工作,黨員們以聯幫對象為支點,引導村民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紅色黨建激發基層治理“一池活水”。“四聯四幫”工作機制只是定南基層治理探索的縮影,近年來,定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致力建設井然有序又生機勃勃的善治鄉村,形成了“街巷院子薈”“贛事好商量”“三姓理事會”等基層自治新模式,有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詹繼成、袁海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