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深求實 江西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升效

近年來,南豐縣富溪工業園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南豐縣中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圖為該公司生產車間內,員工們正在利用智能生產設備趕制一批鋁合金門窗和幕牆。袁智攝
曾經的“辦事最難窗口”成了服務標兵,政府工作人員陪同企業辦事,讓企業少走彎路,比照灣區,提升服務效能,進一步壓縮企業辦事時間……
今年以來,江西各地創新工作方法,壓縮辦事時間,精簡優化辦事流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如今的江西,審批改革有深度,政策兌現有力度、服務企業有溫度,正在成長為一片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
“辦事最難窗口”的蛻變
近日,在南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管服務大廳,不少群眾正在有序等待辦理業務。
市民章春英是首次辦理駕駛証年審,僅幾分鐘就完成了全部手續。“辦事人員不厭其煩地做到有問必答,服務很周到。”章春英說。
自去年被評為“辦事最難窗口”后,該大隊第一時間完善和優化車管服務大廳建設,推行延時服務及“無休息日”工作機制,對辦理業務手續齊全、合規合法的“一次性”辦結,實現一証辦、一窗辦、網上辦、自助辦,讓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我們將提升窗口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自覺接受監督,及時為群眾解答業務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著力打造辦事高效便捷、群眾滿意放心的服務窗口。”南豐縣車管所指導員胡發惠說。
從“辦事最難窗口”蛻變成便民服務標兵,隻有短短幾個月時間。
去年9月,南豐縣對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公共服務類等五類,圍繞工作作風、工作效率等五個方面及糾治“四風”情況,開展了“辦事最難窗口”評選,對131個辦事窗口進行投票測評,最終評選出5個“辦事最難窗口”。
評選不是目的,整改提升才是目的。除了對“辦事最難窗口”測評排名倒數的窗口單位進行現場訪談,該縣還搭建起電視和網絡問政平台,實現群眾、企業與涉企服務單位零距離、“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有效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實現“群眾不跑冤枉路”“企業不浪費時間”“落實不需要督辦”。
在推進“辦事最難窗口”單位問題整改的同時,南豐縣還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聚焦各窗口辦事流程、審批程序、工作效率、服務質量等關鍵環節,督促各窗口通過幫代辦、限時辦、聯動辦、回訪辦等方式,切實解決群眾和企業反映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自“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設立以來,已經接待各類咨詢7000多人次,解決“辦不成事”6起,群眾滿意率100%。
有事陪您辦、有需我來幫
近日,2022年度江西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出爐,永修縣在全省100個縣(區)中排名第六,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該縣在全省率先推出“營商環境直通車”,即信息收集直通指揮部、線索核查直通一線、問題交辦直通部門、督查通報直通紀委、結果運用直通考核,為企業解決各類難題。
今年以來,永修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更有干勁。圖為永修星火廠夜景。劉遠慶攝
今年以來,永修縣“營商環境直通車”又升級創新,推出了“有事陪您辦”“有需我來幫”兩大營商服務品牌,延伸工作鏈條,全力提升訴求辦理成效,贏得了企業群眾點贊。
科隆科力是落戶永修的一家公司,由於公司股權、人事變動等原因,新上項目手續辦理一直摸不著頭腦。
“營商環境直通車”收集到此訴求后,通過“有事陪您辦”活動,和企業一同前往行政審批部門,陪同企業辦事,梳理手續辦理順序,並到窗口一線幫助企業提交相關資料,讓企業少走彎路。
目前,項目建設前期手續辦理正在穩步推進中。
除了為企業解難題外,該縣營商環境直通車還廣泛聚焦群眾的生產生活。
永修縣建昌大道屬於城市主干道,人員車輛來往密集,為保障該路段交通安全,相關部門在此路段加裝了道路護欄等安全設施,但護欄的設立也影響到了周邊商戶的正常經營秩序。
營商環境直通車接到群眾訴求后,第一時間通過“有需我來幫”問題交辦會,召集有關部門就優化道路護欄問題進行了協商,目前已根據路況優化了道路通行護欄,方便了群眾和商戶通行。
“營商環境優化無止境,直通車升級創新,就是為了解決今年以來企業辦事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讓企業辦事少走彎路,一心一意謀發展。”永修縣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王敏表示。
為了節約企業辦事時間,該縣還簡化流程,壓縮審批時限,通過一系列“多聯合”審批、“容缺后補”等制度的推行,縮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一般工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限由106個工作日減少到21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由142個工作日縮短至33個工作日。
政策兌現“一站式”,政企互動“零距離”
在贛州,開辦一家企業要多久?第一次注冊公司的贛州市安遠縣蘊青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鐘勤勇,隻用了一個半小時就辦齊了所有手續。
無獨有偶,近日,龍南市州航物流有限公司申請兌現物流獎勵扶持惠企政策,該市行政審批局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即完成了所有的審核流程,210多萬元獎勵資金快速到賬,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企業負責人直呼“神速”。
比照灣區,提升服務效能。今年以來,贛州市全面對標灣區水平和標准,推動業務重塑、流程再造,在線下,企業群眾辦事環節從原來平均3個壓縮為2個,申請材料從平均4件壓縮為3件,減少各類証明材料100項,辦理時限壓縮30%以上。
在線上,該市打通了電力、社保等15個省級、市級系統,市本級90%以上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80%以上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402個政務事項“全程網辦”,336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151個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27個深圳事項在贛州自助可辦。
政策兌現“一站式”,政企互動“零距離”。贛州市還率先在全省推出惠企政策集中兌現改革,設立5000萬元的“惠企資金池”,線上線下共為86.45萬家企業兌付各類惠企資金127.54億元。
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贛州市先后引進吉利科技、佳納能源等一大批“5020”項目,特別是總投資達101億元的富士康工業互聯智能制造項目落戶贛州經開區,成為贛州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現代高端智能制造企業項目。
以贛州市為代表,隨著營商環境的提質升效,江西各地紛紛迎來招商引資的春天,如今的贛鄱大地,正在成長為一片投資興業的沃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