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每一口吃下去,都是濃濃的客家人鄉愁的味道……

2023年07月06日14:2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江西信豐——“人信物豐”之地,自古饒谷多粟,也是一座美食多多、熱情好客的城市。這裡的美食多種多樣,讓人垂涎欲滴,勤勞聰慧的信豐人,總是能變戲法般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美食,讓每個人都對這裡念念不忘、回味無窮。

信豐蘿卜餃便是這樣一種美食。信豐蘿卜餃皮薄且晶瑩剔透、入口軟糯,味道鮮美,是信豐人從小吃到大的特色美食,曾經多次登上央視,廣為人知。信豐蘿卜餃制作技藝獨特,現在已經被列為了贛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信豐蘿卜餃的特色與其他餃子不同,信豐蘿卜餃的餃子皮是用信豐當地的紅薯粉制作而成的。薯粉制作的餃子皮口感Q彈有嚼勁,透明滑潤。煮熟后,蘿卜餃的皮呈半透明狀,裡面的餡料隱約可見。作為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信豐蘿卜餃的餡料也大有講究。

初聽信豐蘿卜餃這名字,你可能會以為它的餡料全是蘿卜。其實不然,信豐蘿卜餃的餡料除了蘿卜外,還有豬肉和魚肉。而要想信豐蘿卜餃裡面的蘿卜、豬肉和魚肉碰撞在一起能產生鮮美的味道,就需要對這三種原材料精挑細選。信豐蘿卜餃餡裡的蘿卜必須要信豐本地的白蘿卜,並且要河邊沙壩種植出來的白蘿卜更佳,這樣的蘿卜水分充足,口感極佳。豬肉一般選擇鮮嫩的豬裡脊肉,魚肉需要新鮮的草魚,去掉骨刺,隻取魚片,然后將豬肉和魚肉都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

信豐的蘿卜餃之所以這麼好吃,跟信豐的蘿卜是分不開的,信豐以“人信物豐”而得名,土質優良物產豐饒。信豐好山好水好空氣,孕育出了信豐的好蘿卜。信豐的白蘿卜呈橢圓形,具有皮肉雪白、肉質細膩、甜脆爽口、不易空心等諸多特點,信豐蘿卜是綠色生態的食材、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信豐蘿卜種植的歷史悠久、品質獨特、蘿卜連片種植規模大、種植區域廣,原產於地中海周邊地區。清康熙年間傳入贛南,引進信豐。乾隆十六年(1751年)版《信豐縣志》記載的信豐特產就有蘿卜。

信豐蘿卜餃的做法是將白蘿卜切成塊狀,煮至八成熟,撈起瀝干剁成泥狀,配以鹽、醬油、辣椒粉、味精、蔥花等佐料。入鍋翻炒用澱粉勾芡,制成糊餡,再將豬肉、魚肉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拌上醬油、味精,以上餡料備好后,再進行擀皮。擀皮時,先將薯粉倒入加熱的鍋中,加適量冷水,待水沸后用鍋鏟快速拌勻,起鍋時,將粉倒在案板上,反復搓勻,最后搓成長圓條,掐成小臍,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圓皮。包餃時,一手托皮,一手執蓮花刀把蘿卜餡下臍中間,再下魚、肉各一片,然后包成月牙形的餃子。制作蘿卜餃的過程,其實也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做好的蘿卜餃需要放在特制的蒸籠裡,並且蒸的過程也很有講究,一般水開后蒸3-5分鐘,時間少了皮不熟,時間久了餃子沒韌性。蒸熟了的蘿卜餃,色澤亮麗,皮柔滑,半透明,魚片隱約可見,吃起來薯粉餃皮的潤滑、細膩,魚片的鮮美、蘿卜的甜津和佐料的清香融為一體。

制作完成后的蘿卜餃子,用調好的麻油、醬油、辣椒蘸食,成品蘿卜餃餃皮透明滑潤,入口有很好的嚼勁,餡肉香辣味鮮,風味獨特。蘿卜餃出籠得趁熱吃,用筷子夾住又糯又軟的餃子皮一角,手腕快速一提就能順利把整個餃子拎起,再蘸一點麻油、辣椒、醬油調制醬汁,一口吞下。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

對於信豐人而言,信豐蘿卜餃不僅僅是一道美食,還是一種鄉愁,一種家鄉的味道,每個外出返鄉的游子,在回到家鄉時,總是喜歡點上幾籠熱氣騰騰的蘿卜餃,暖人心脾。信豐蘿卜餃更是客家人熱情好客的代表性美食,每當親朋好友來到這裡,總要帶他們品嘗信豐蘿卜餃,感受客家人的特色風味。(劉濱、李千千、劉榮生、張鵬飛)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