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師范大學暑期實踐團助力織牢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安全網”

近日,贛南師范大學“汲汲知新語·推普澤贛南”春蕾推普實踐團前往大余縣新城鎮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宣講+巡查”多措並舉,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線”。
定點“授”常理,繃緊防溺水“安全弦”
為提高暑期青少年兒童的安全防范意識,7月17日,春蕾推普實踐團在水南小學開展形式多樣的“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宣講活動,奏響防溺水“關愛音”,擰緊防溺水“安全閘”。
在活動中,實踐隊員們詳細講解了如何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普及了遇到溺水情況時如何自救的知識,強調了正確的求救和施救方法。通過視頻解說、現場示范及和學生們的互動提問,讓大家了解到溺水事故的原因以及發生溺水時的應急措施,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同時,實踐隊員們寓教於樂,通過防溺水主題手勢舞、歌曲、黑板報、防溺水知識問答競賽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防溺水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歡樂中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識識。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踴躍回答問題,特別是防溺水知識問答環節,學生們流暢地背誦“防溺水六不准”,將防溺水口訣牢記於心,現場氛圍活躍。
擴大“普”范圍,壓實防溺水“責任鏈”
為確保暑期防溺水工作切實落實到位,7月18日-19日,實踐隊員於水南小學組織開展下戶家訪宣講工作,健全“家校社”協同防溺水工作機制,壓實防溺水“責任鏈”。
實踐隊員跟隨水南村村委會、水南小學團委,走訪水南小學學生,深入學生家中與學生家長面對面交談,了解學生暑期活動情況,宣傳防溺水安全知識。
走訪現場,大家向學生及其家長宣講溺水事件案例,針對暑期學生防溺水、涉水安全問題進行再強調,叮囑學生牢記“防溺水六不准”,提醒家長要做到“四知道”,將防溺水教育日常化,向孩子進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和遇險逃生的安全知識教育,時刻謹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線”。同時,要求家長在《防溺水致家長一封信》上簽字確認,承諾盡到監護責任,為孩子的生命安全負責。通過走訪宣傳,切實增強青少年兒童的防溺水意識和家長的監護意識,把防溺水教育做到入耳、入腦、入心,為孩子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學生家長呂元英表示:“監護就是最好的保護。我也時常叮囑孩子不准私自下河游泳,要時刻牢記防溺水六不准。有時在下班路上看見有人在游泳我也會大聲提醒他上岸,防溺水是每一位村民的責任。”
強化“巡”力度,拉緊防溺水“警戒線”
7月20日,實踐隊員協同水南村公安部門、村委會開展巡河巡湖督導工作,重點在午后、傍晚等游泳高峰時段對危險水域進行巡邏管理。
聚焦重點人員、重點時段、重點水域,扎實開展教育管控,以重點水域為“點”,重點河道為“線”,專人專負責,全面排查轄區內河流、水庫等危險水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在巡查過程中,對發現存在的野外戲水行為,立即進行勸導,規勸其上岸並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堅決防范遏制溺水事件發生。
同時,在傳統“人防+物防”基礎上,水南村注重發揮“技防”的支撐作用,依托數字化智能平台,構建網格化全面防控體系,整合轄區內攝像頭、大喇叭等硬件設施,監控到有人游泳及時向相關機關發布預警,工作人員可實時查看水域情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制止,有效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實踐隊員負責規勸輔助工作,接到預警后及時到達相關水域勸導游泳者上岸,並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駱維、李佳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