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看江西

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年中經濟觀察)

本報記者 劉志強 丁怡婷 韓 鑫
2023年07月23日08: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推動經濟運行好轉、發展質量提升。

日前發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從今日起,本報推出“年中經濟觀察”系列述評,生動反映高質量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全面、辯証、長遠分析經濟形勢,充分展現中國經濟的韌性活力,進一步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中國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7月17日發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5%,快於去年全年3%的增速,快於一季度4.5%的增速,也明顯快於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希望與挑戰並存。”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抓好開局之年的工作。”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頑強拼搏,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努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上半年,國民經濟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夯實基礎、注入信心。

恢復向好顯韌性

增速穩,結構優,動能強,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

產量再上新高!7月3日,伴隨著一輛純電動汽車緩緩駛下生產線,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2000萬輛,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發展新階段。

消費持續回暖!端午假期,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6月24日,年快遞業務量達600億件,比去年提前34天。

建設馬不停蹄!平陸運河工程動工,渝昆高鐵川渝段貫通,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完成吊裝……一個個重大項目扎實推進。

今年以來,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各行各業奮躍而上,高質量發展的萬千氣象讓中國經濟的觀察者充滿信心。

——觀察中國經濟,既要看“數”,也要看“景”。一項項釋放暖意的指標,一幅幅生機勃發的畫面,匯聚成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的積極態勢。

“五一”假期,游人如織。“下午4點多排隊取號,已經有近100桌在等位了。”前往武漢一家知名餐飲店就餐的北京游客余平和說,“之前預料到人很多,但沒想到生意這麼火。”

從線下商圈到線上購物,從實物商品到生活服務,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增速回升明顯。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保持較快增長﹔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明顯高於去年。

消費向好的同時,投資扎實推進,外貿穩中提質。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7.2%、6%,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持續發揮﹔外貿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億元,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4萬家,同比增加6.9%。

動力足,底盤也穩。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8%,比去年全年明顯加快。糧食能源飯碗穩穩端牢:夏糧產量達14613萬噸,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基礎﹔上半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同比增長2.7%,生產生活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觀察中國經濟,既要看“形”,也要看“神”。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迎來質的有效提升。

前不久,上汽大眾歷史最悠久的工廠——上海安亭一廠正式關停。這是汽車產業轉型全局中的“一隅”。鑒於當地土地空間有限,上汽大眾在2017年即開始二廠升級改造,2018年啟動新一代電動汽車平台車型工廠建設。此次安亭一廠調整后,基地將聚焦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部分燃油車生產遷至滬外。

400多公裡外,大眾汽車正在安徽合肥擴大投資:在華第三家新型工廠去年底建成,首款車型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5月30日,全資控股科技公司項目又宣告落戶。

這邊產線升級,那邊加速布局。立足廣闊市場空間,適應電動化智能化趨勢,我國汽車產業一路向前: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24.8萬輛和132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3%和9.8%,其中出口214萬輛,同比增幅高達75.7%。

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快於一季度0.8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2.3%,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創新驅動活力奔涌。開源桌面操作系統“開放麒麟1.0”發布,年產2.5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投產,首台國產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投入商運,“卡脖子”技術接連攻克。累計建成5G基站284萬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新賽道”越發寬廣。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2.5%。

綠色轉型穩步推進。全球海拔最高水光互補項目並網發電,白鶴灘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機組首次全開並網運行,海陽核電4號核島完成“千噸級”模塊吊裝,能源結構加快調整。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

開放發展步履堅定。全球貿易投資放緩的背景下,我國積極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半年,消博會、廣交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等國際經貿盛會好戲連台,更多全球商品走進中國市場﹔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提速,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個百分點。

——觀察中國經濟,既要向“內”看,也要向“外”看。增長乏力的全球經濟中,中國依然是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地緣政治沖突持續,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仍處高位,一些國家貨幣政策收縮外溢效應顯現。有的國家家庭債務高企,制造業萎縮程度加深,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有的國家持續經受高通脹和高利率挑戰,連續兩個季度GDP增速為負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判斷:全球經濟增長正走在“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上”。

“一季度,美國、歐元區、日本、巴西GDP同比分別增長1.8%、1%、1.9%、4%,即便考慮到二季度情況,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仍然是較快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世界銀行6月6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6%,較1月預測上調1.3個百分點。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表示:“全世界都從中國發展中受益。”

外資企業紛紛投來“信任票”:空中客車公司在天津建設第二條生產線﹔阿斯利康與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全球知名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開市客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三家門店開啟試運營……1至5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8532家,同比增長38.3%,中國繼續成為外資的重要投資目的地。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

實干擔當促發展

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國的發展,總是在直面問題中展開答卷。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處在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需克服不少困難挑戰。

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鼓足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形成狠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今年開始,7月份就能申報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預計能提前3個月享受約1260萬元的扣除優惠。”江蘇江陰燎原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周曉翻說,政策紅利提前兌現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准備添置更多新設備,加大研發投入”。

不搞“大水漫灌”、遏制“大干快上”,適應發展階段性特征和經濟形勢變化,相機抉擇、開准藥方。面對結構性問題、周期性矛盾交織疊加的局面,各地區各部門兼顧當前與長遠、統籌需要與可能,打出宏觀政策“組合拳”。

財政部門延續和優化實施多項稅費優惠政策,確保政策紅利精准直達經營主體,前4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689億元﹔中國人民銀行運用降准、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的支持力度,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6萬億元……財政、貨幣、產業、科技、社會等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

——供給需求共同發力,努力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車身小巧、充電方便,買車還能享受5000元優惠。”最近,家住重慶九龍坡區走馬鎮的王東燕花費不到5萬元,購置了一台賽力斯新能源汽車,“1公裡電費隻需4分錢,續航裡程也長。”

“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落地,有力撬動了農村汽車消費市場。”賽力斯汽車董事長張興海介紹,上半年,公司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0%。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各地區各部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疏堵點、破卡點,做好供給文章。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深入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開展“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多管齊下,實體經濟茁壯成長。

建機制、暢循環,挖掘內需潛力。《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加快落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家居等消費,各地積極舉辦消費季、發放消費券……多措並舉,市場需求加速釋放。

——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政府為企業搭台,推介這麼多項目,我們要抓住機遇、好好發展。”6月26日,中科智谷集團有關負責人李超宇趕到廣州,參加廣東省面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會議。會上,總投資上千億元的101個示范項目一一推介,每個項目除列明總投資額、建設內容等信息,還提供了具體單位及聯系方式,方便民間資本“一鍵直達”。

從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出台一系列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鏈領軍企業,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從全面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加快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到加快清理含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構建……向廣度和深度進軍,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

改革不停歇,開放不止步。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施行,新增239條鼓勵條目﹔出台若干措施,率先在一些具備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相關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沈陽等6個城市深入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穩步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北京通州,中建二局雲景裡小區改造項目施工正忙。這個有16棟多層住宅樓、2300余人的老舊小區,今年年底前將展露新顏。“外牆保溫、樓頂防水,改造上下水管道,住起來更舒適。”小區居民孫滿成滿懷期待。

廣東中山,“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招聘現場火熱。讀計算機專業的肖瀅舟,成功應聘深圳一家光電企業管培生,“一起找到工作的還有200多名同學。”

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實施以就業見習質量提升等10個行動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千方百計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出台《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規范“家庭托育點”建設,完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擴大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品種,縮小縣域內城鄉教育差距,提升醫療教育保障水平……樁樁實事直指急難愁盼,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實。

行穩致遠有底氣

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河南洛陽,中信重工冶煉車間,滾燙鋼水汩汩注入型腔。一牆之隔,鍛壓車間內,超大型轉輪中心體鍛件快速成型。

“前6個月,一批礦山、風電裝備按期交付,建材、煤炭等行業的機器設備產量同比增長14.4%。”中信重工董事長武漢琦說,需求火熱、訂單充足,關鍵設備滿負荷運行,“下半年要乘勢而上,開啟新的‘加速跑’”。

許多企業和專家認為,盡管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不少困難挑戰,但要看到累積的許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為應對風險挑戰帶來十足底氣。

“借助綠色通道,全程幫代辦,服務零收費,不出半天,新營業執照到手。”得益於《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的實施,江西宜春隆泰加油站負責人管正華順利實現“個轉企”,“從‘個體戶’變為‘企業家’,干勁更足了。下一步將爭取早日成為規上企業。”

宏觀經濟治理持續完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更趨成熟,跨周期設計、逆周期調節的宏觀政策充分運用,新時代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展現出抵御風險、應對考驗的強大韌性。發揮體制優勢,圍繞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等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我們完全能夠有力破解各種發展難題。

——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為增強發展動力創造了巨大空間。

“最新發布的星火認知大模型,應用在智能辦公本產品上,實現會議內容實時轉寫的同時,還能快速生成會議紀要。”訊飛讀寫副總經理趙飛龍說,產品升級后,上半年智能辦公本銷量同比增長140%,后續市場銷售十分看好。

“中國有約4800萬家中小企業,都具備數字化轉型需求,對解決方案供應商具有很大吸引力。”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博樂仁說。日前,西門子宣布,將在成都新增投資11億元,建設工業自動化產品中國智造基地。

需求是全球經濟增長中最稀缺的資源。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是全球超大規模且最有增長潛力的市場,孕育著源源不斷的巨大需求。“下階段,就業形勢繼續改善,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有利於帶動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提升。新能源汽車銷售、綠色智能家電等促消費政策顯效,也有利於擴大消費。”付凌暉說。發揮需求優勢,不斷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持續提升。

——產業體系配套完善的供給優勢,為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7月16日,繼5月底C919圓滿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之后,第二架C919又“入列”東航機隊,國產大飛機的研發、制造、取証、投運全面貫通。7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解纜離開碼頭,開始首次試航。

上天入海,重大創新成果接連問世,得益於完備產業體系的獨特優勢:一艘大型郵輪,涉及2500多萬個零件,中央企業牽頭領軍,匯聚4000多家供應商的強大合力﹔一架C919大型客機,由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幾代航空人接續攻關。

放眼全球,我們有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完善的配套能力、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絡。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同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帶來有利契機。發揮供給優勢,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實體經濟將更加根深葉茂。

——勤勞智慧的廣大勞動者和企業家等人力優勢,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潛心鑽研20多年,累計完成300余項研制任務攻關,取得20余項工藝創新成果。5月7日,第十六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舉行,榮獲中華技能大獎的北京北方車輛公司數控銑工馬小光很自豪,“國家產業優勢越來越強,技術工人舞台越來越寬廣。”

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目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數量居世界第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人,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超過8000萬人,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隨著技術技能型勞動者隊伍壯大、素質提高,人力資本紅利正加快形成,這是許多國家沒有的優勢。發揮人才優勢,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將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改變。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我國經濟有望繼續恢復向好。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3日 第 01 版)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