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廣昌:“頭雁培育工程”引領鄉村振興

“近幾年,在村書記的示范帶領下,我們村打造了600余畝生態稻種植基地,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大關咧。”日前,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楊溪村村民鄧之偉笑著說道。
近年來,廣昌縣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要求,以村黨組織書記“關鍵少數”為抓手,探索實施“頭雁培育”計劃,通過開展學歷提升、集體經濟激勵和滿意度調查等三項舉措,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質和個人能力雙過硬的“頭雁方陣”,奮力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新畫卷。
學歷提升,為頭雁接入“充電樁”。為切實提高頭雁履職能力和水平,實現高效“領飛”,該縣出台《關於開展村干部學歷水平提升教育的實施方案》,為全縣年齡45周歲以下、學歷本科及以下的村支書,建立動態“頭雁”台賬,開展“1+1”談心談話,了解村支書專業訴求,並進行專業推薦。同時,按照“個人申請+鄉鎮推薦+縣級審核”方式開展人員篩選,對參加國家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或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村支書,按照不同標准給予一次性補貼。截至目前已完成20余名村支書學歷提升,村支書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達40.3%。
物質激勵,為頭雁裝好“動力源”。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該縣瞄准村集體經濟突破口,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廣昌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獎勵辦法》,從激勵對象、激勵條件、受益認定、獎勵措施、獎勵程序等方面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明確新增經營性純收入的20%獎勵給村干部,最高可獎勵8萬元,讓頭雁隊伍在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這個舞台中“干好有奔頭、增收有甜頭”。2022年,該縣12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15萬元,其中50萬元以上的有18個,100萬元以上的有4個,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振興。
民意調查,為頭雁戴上“緊箍咒”。為強化對“一肩挑”村干部的監督管理,該縣建立“一肩挑”村干部滿意度民意調查機制,打出群眾監督+第三方問卷調查“組合拳”,全面調查“一肩挑”村干部在政治品德、公道正派、帶富能力、服務群眾、遵紀守法、總體印象等方面情況,讓群眾對“一肩挑”村干部干好干壞有了評判和監督的“法寶”,給頭雁裝上了“緊箍咒”,不在星空翱翔中“迷航”。同時,加強調查結果運用,作為頭雁去留、評功評獎、績效發放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該縣共有12位群眾滿意的優秀“一肩挑”干部被優先推薦考錄鄉鎮領導班子或公務員、事業編制,18人被誡勉談話,6人被立案調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3人被免職。(賴文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