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西贛州:在高質量發展中彰顯金融作為

2023年07月24日20:1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贛州市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7800億元,存貸比達102%,域外資金持續流入﹔直接融資477億元,實現新的突破﹔新增上市公司2家,兩年新增7家,上市公司市值近1900億元﹔先后建成10個縣域普惠金融服務中心,促成貸款投放50.88億元,支持小微市場主體2655戶﹔舉辦專項產融對接活動46場,現場簽約項目742個,簽約金額達1442.58億元……

近年來,贛州金融系統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要求,圍繞“三大戰略、八大行動”和“1+5+N”產業集群,全力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加大制造業、民生項目等重點領域投放,在地方經濟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創新服務助力實體經濟

今年以來,全市金融監管部門創新舉措,引領金融機構改變模式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贛州創興木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木材加工、木材銷售,企業因業務擴展急需周轉資金購入一批原材料,但由於無融資抵押物,企業負責人一籌莫展。贛州農商銀行率隊的市金融專家服務團了解到實際情況后,考慮到常規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無法滿足其需求,在無抵押物的情況下,贛州農商銀行決定給予該企業一筆三年期流動資金貸款300萬元,並給予優惠貸款利率。從走訪對接到貸款發放,僅用3天。

這是贛州市2023年金融專家服務團再提升行動活動的一個實例。

今年初,贛州市組織銀、証、保、擔、投等金融機構組成20個市金融專家服務團,聚焦“1+5+N”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以“企業提、政府點、機構配”的方式,分行業、分領域開展走訪,提供“一企一策”投融資和上市培育方案,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4月27日,“贛州金融日”圍繞三大需要(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融灣先行的需要、建設贛州區域金融中心的需要)、四大版塊(產融對接、資本對接、金融助力產業招商、政策宣講培訓),以省市縣聯動、市內外聯動、線上線下聯動等方式,加強交流合作,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構建“產融共同體”,達成務實合作,取得雙贏效果。在第一站走進章貢區活動中,參會金融機構與有關企業簽約9個項目、簽約金額31.3億元。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地方金融組織必須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融資在保余額達290.87億元,融資性擔保放大倍數達7.84倍,比全省水平高出1.48倍。全市融資租賃公司資產總額76.35億元,其中融資租賃資產66.32億元﹔商業保理公司資產總額11.53億元,發放保理本金7.03億元,受讓應收賬款余額7.11億元。全市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達22.3億元,貸款余額17.59億元。市融擔集團再獲AA+主體信用評級,成為全省設區市首家雙AA+主體信用評級的擔保機構。

深贛金融對口合作邁入高速期

2月初,廣東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深圳市與贛州市、東莞市與吉安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出台﹔2月14日,深贛對口合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在深召開,拉開了深贛金融對口合作的序幕。

作為深贛對口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贛州金融按照“特區帶動老區、老區支持特區”的要求,以市場化模式互通有無、互惠互利,走出一條攜手推動贛南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3月上旬,深贛金融對口合作系列活動拉開序幕,“走進深交所”培訓活動、“險資入贛”深圳專場活動、觀摩企業上市儀式、“深圳創投日”深贛合作專場暨2023年贛企融灣項目路演活動、學習觀摩“深圳創投日”,3天2夜5場活動,為深贛金融對口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南方創新基金簽約20億元雲端特種機器人裝備項目落地南康區﹔中信証券輔導的擬上市企業IPO募投項目擬遷址落地於都縣﹔贛州經開區與啟賦資本組建雙GP基金,已落地3個項目﹔組織粵磁稀土、中新雲農、旗嶺食品、港嘉興食品等企業與協會、投資機構對接﹔推動雙Q業務、金融飛地合作事項……一個個項目的落地,標志著深贛金融對口合作正走深走實。

金融要好,人才助跑。為打造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通、作風扎實的“金融贛軍”,贛州金融監管部門積極選派金融干部遠赴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學習。深贛對口合作的開展,為贛州金融人才的培養打開了“便捷通道”。贛州率先開展深贛金融系統干部跟崗實訓。目前,第三批次跟崗實訓干部已到深圳相關金融機構跟崗學習,累計派出39名金融干部。各縣(市、區)與深圳24個金融行業協會已全部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並派出金融干部到深圳金融行業協會跟崗學習。與此同時,邀請深交所、深圳証監局、深圳市新興金融行業黨委、深圳銀行業協會、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等金融監管服務單位、行業協會共組織16批次400余人在贛州市開展了黨建研學活動﹔邀請深圳資本市場學院、進出口銀行深圳分行等單位50余名金融專家深入贛州市進園入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融資難題。在深贛雙方“走出去、引進來”的人才交流影響下,深圳供應鏈金融協會、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深圳上市公司協會等金融行業協會紛紛表示,要把相關金融培訓活動放在贛州舉行,為深贛金融人才交流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

普惠金改再吹沖鋒號

“百石村距離信豐縣城50公裡,進村全是山間小路,路途遙遠,崎嶇不平,隻要村民一個電話,郵儲銀行的客戶經理就上門來了。”近日,當地黃牛養殖戶鄭師傅說,前些年,他參加了當地政府組織的養牛培訓班后,嘗試發展黃牛養殖。嘗到甜頭的鄭師傅,今年6月有了擴大養殖規模的想法,但資金不夠令他犯難。郵儲銀行贛州分行駐村干部把情況向行裡反饋后,該行信豐支行立即派人前往村裡實地調查,根據客戶需求現場發放了6萬元“線上信用戶貸款”。新擴牛棚,購買牛犢、飼料……有了資金支持,鄭師傅“牛勁”來了,干勁十足。

6月1日,工商銀行贛州市分行信豐支行借助數字供應鏈融資業務場景,為“信豐高新區5G精密制造產業園建設項目貸款”上游供應商簽發數字信用憑據,發放普惠貸款3000萬元,幫助企業解了燃眉之急,該行供應鏈融資實現零的突破。

這是贛州市金融機構做好普惠金融服務的普通例子。截至目前,全市共21家銀行獲得7大類55項普惠金改政策支持。

贛州全力推進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創建,作為贛州市實施“三大戰略、八大行動”的有力抓手和“金融雙中心”建設的重要途徑,緊緊圍繞建設革命老區普惠金融發展“先行區”、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發展“示范區”、紅色金融基因傳承創新“樣板區”、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區”的改革定位,提出“健全組織體系、提升服務質效、推動數字賦能、完善支撐配套、強化激勵引領、優化金融環境和強化機制保障”等七大工作任務、30條具體措施,推動普惠金融在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穩就業、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575.4億元,同比增長19.54%,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和不良率分別降至5.13%和2.02%,實現普惠小微融資成本持續下降和質量提升﹔涉農貸款余額3133.54億元,同比增長13.65%,新增貸款中涉農貸款佔比達38.67%。

資本市場發展引擎強勁

“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鍵電聲股份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我們將借助於資本市場的力量,把企業做得更強更大,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近日,天鍵電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硯儒說。天鍵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首發上市,標志著公司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也為更多企業做大做強和主動融入資本市場樹立了標杆,增添了信心。

企業如何共享全國資本市場豐富的資金資源,實現健康快速發展壯大?上市無疑是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近年來,贛州高度重視企業的上市工作,緊扣“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要求,聚全市之力服務擬挂牌上市企業,為企業借力資本市場構建最優環境,讓企業發展之路越來越寬,越走越穩。

今年以來,贛州新增播恩集團、天鍵股份2家上市企業,新增數量佔全省的14.29%,其中播恩集團為贛州市首家農業上市企業,也是全省2023年首朵“映山紅”企業。新增申報企業2家、輔導備案企業2家、股改企業6家。

今年首家“映山紅”上市企業播恩集團,是全市唯一農業上市企業,將有力助推贛州市農業朝著產業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轉型升級,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19家,在省內率先實現A股市場各板塊全覆蓋,涵蓋家具、新能源、鎢和稀土、電子信息、農業產業等主要行業。此外,全市還有在審企業2家,輔導備案企業8家,新三板創新層企業6家,納入省上市后備庫企業90家,市上市后備庫企業108家,上市梯隊初步建立。

直接融資規模持續擴大。截至6月,全市上半年直接融資477.094億元﹔資本市場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出台《關於推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多條過硬措施鼓勵支持各類基金在贛州發展﹔推廣“保險+期貨”模式新金融工具,在崇義縣、全南縣、龍南市等多地開展各類“保險+期貨”項目12個,共計保費1150萬元,目前賠付金額319.96萬元﹔寧都縣落地全市首單“商業險油菜期貨價格指數保險”,為當地種植戶提供有力的油菜價格風險保障。(鐘瑜、張春明)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