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以“三下鄉”社會實踐賦能鄉村振興掠影

連日來,來自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們紛紛加入“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他們奔赴省內各個鄉村,聚焦教育、醫療、鄉風文明等領域,用知識與專長帶給村民智慧與快樂,用行動助力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為鄉村增“顏”提“質”
“謝謝你們,村裡美了,村民生活也更舒心。”看著鮮艷的彩繪牆畫,橫峰縣龍門畈鄉黨委書記黃匯敏豎起了大拇指。近日,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彩繪工作室的“繪夢鄉村”實踐隊來到龍門畈鄉,根據村落特色進行美化提升設計,對童家村、宜興村的牆面進行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民俗傳統等主題的牆繪設計。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填詞錄制歌曲《新風蓮鄉移風易俗倡文明》,提出移風易俗的一系列倡議﹔拍攝《穿越時空的彩禮》短劇,喊出摒棄婚嫁陋習、輕禮從簡樹新風的口號,進行婚嫁新風尚宣傳……南昌大學藥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隊赴廣昌縣赤水鎮,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移風易俗宣傳,在當地獲得良好反響。
7月10日,會昌縣富城鄉黨委副書記劉清華對江西財經大學虛擬現實(VR)現代產業學院的學生們表示熱烈歡迎:“期待團隊接下來用VR+地圖導覽的技術,為富城制作一張科技‘明信片’。”
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環保塑料袋是原材料、鄉間小道是走秀台、村裡的孩子是模特……6月25日,一場別出心裁的時裝秀在井岡山市柏露鄉長富橋村舉辦。江西服裝學院服裝設計學院“紅色繡花針”社會實踐團隊結合專業特色,融入當地天然環境和綠色資源,舉辦了以環保時尚為主題的特色時裝秀。
小朋友化身設計師,穿上自己制作的時裝,自信地走向T台。孩子們在實踐中樹立了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
最近,豐城市麗村鎮梅溪村的孩子們迎來了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實踐隊的哥哥姐姐們,並在童心港灣公益課堂上了一節有意義的財商教育啟蒙課。通過聆聽以物換物的有趣故事、進行理財情景演繹等形式,孩子們深刻體會到合理消費的意義。實踐隊成員程芳映感慨地說:“今后我要將所學知識更好地融入社會並服務鄉村振興,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風採。”
7月7日,南昌醫學院“彩虹人生 同心筑夢”鄉村振興實踐團前往南昌縣崗上鎮興農村、安仁村,開展測量血壓血糖、推拿按摩、發放防暑藥品等愛心醫療服務。實踐團隊還精心制作健康教育科普資料,提升居民們的保健意識。
一系列生動的“三下鄉”實踐架起了學生與鄉村的橋梁,也豐富了村民精神生活,催生文明新風,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精神動能。(朱晨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