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古韻流坑迎蝶變

2023年08月10日08:09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駕車從南韶高速流坑南收費站駛出,不過十多分鐘,便到達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千古第一村”。近年來,流坑村在鄉村振興中強化黨建引領,使傳統村落煥發新生機。

風格色調一致的明清古屋、由牛欄改造而成的牛欄咖啡吧、綠意盎然的千年古樟林……置身流坑村內,很難想象,在幾年前,這裡曾存在環境臟亂差問題。近年來,當地堅持黨建引領,在不改變山水風貌、古建筑原貌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引導黨員、群眾參與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建設和開發利用,將流坑村打造為周邊游、周末游的首選地。

流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董朝真介紹說,流坑村的改變,要從樂安縣成立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和流坑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對流坑古村的保護和開發工作進行統籌管理說起。在縣裡的重視和支持下,流坑村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古村保護專項基金,並引進企業對古村業態進行改造提升,讓這個一度“空心化”的古村,變為活力煥發、鄉愁可寄、宜居宜業的“網紅村”。

今年50歲的董小強曾長期在外地從事餐飲工作,在流坑古村建設之初,他回到家鄉,在自家老宅開起了民宿。董小強說,流坑古村景區去年10月開業以來,來他這裡吃住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如今他和妻子兩個人有些忙不過來,正准備請兩個員工來幫忙。

在與董小強的民宿相隔不遠的漢服體驗館內,當地村民徐圓林和李彬紅正在店裡忙著整理漢服。“我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村黨支部推薦我們到景區的運營公司上班,平時就負責運營這些公司的店鋪。”徐圓林說,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村裡婦女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我們保護傳統村落、打造古村景區,目的就是要激發千年古村的新活力,讓流坑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村。”董朝真說,如今,村民端起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致富渠道更廣,腰包更鼓了,村民在黨員的帶動下,自發參與到傳統村落保護中來。

老屋換新顏、民居變民宿、千年古村成網紅村庄……流坑古村已然成為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流坑村從強化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入手,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黨員義務消防隊、黨員應急組等,發揮先賢聲望優勢,引導周邊親友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建設,探索出一條傳統村落保護“支部有作為、黨員有行動、村民有參與”的共治共享之路。

通過“支部+公司+基地+黨員+農戶”村企合作模式,流坑以景區分紅、安排村民務工、帶動村民經營商鋪民宿等形式,讓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流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發展民宿58家,帶動1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呂詩俊)

(責編:羅娜、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