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攜一縷“清風”與明月同行

清風蟬鳴,明月高照。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納涼夜話”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高湖鎮高湖村“清風廣場”拉開帷幕。大伙圍坐在一起共謀發展、共解難題,你一言,我一語,敞開心扉,大到鄉村治理,小到柴米油鹽、家長裡短,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網格員和志願者直面群眾的“吐槽”,邊聆聽、邊記錄、邊釋疑。
據悉,該鎮利用夏季天氣炎熱、村民夜晚喜愛在外納涼的特點,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到群眾身邊去傾聽心聲,使黨在群眾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全面增強。“有沒有要向鎮村反映的問題?”“是否會使用靖安縣智慧民生平台?”黨員干部、人大代表在“清風廣場”與群眾交談時,一邊詳細詢問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需求,一邊向群眾推廣智慧民生小程序。
針對“納涼夜話”現場大家提的問題和疑惑,鎮村兩級通過“夜場綜合受理、鎮村分類代辦、辦結上門反饋”的方式及時給予解決,現場無法解決的登記備案,交由相關部門限期辦理,形成“說—議—辦—督—評”閉環流程,切實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干部作風真轉變,為民服務干實事的新“狀態”。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高湖鎮黨委書記黃觀寧說,自今年開展“納涼夜話”活動以來,鄉村干部帶頭走訪47次,收集各類問題23個,已解決問題19個。同時建立專項台賬管理,形成任務清單,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有效解決了鄉村治理難題,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截至目前,高湖鎮80%以上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村(居),95%以上的初訪事項一次性得到化解。
“納涼夜話”只是高湖鎮推進鄉村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鎮以“四抓四促”活動為載體,積極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品牌。通過“黨建+夜模式”工作制度,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定期開展“夜宣講”“夜文化”“夜經濟”等夜間活動。不僅解決“白天干部下村、群眾下地干活,傍晚干部回鎮、群眾收工回家”的“時空錯位”現象,還讓鎮村黨員干部、人大代表、老干部等群體與群眾集聚一起,面對面宣講政策、傾聽民聲,提升為民服務工作效能。
共一輪明月,懷同心之圓。下一步,高湖鎮將繼續以“三比三爭”的勁頭,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治理體系,在鄉村治理道路上不斷探索新方法、新途徑,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強大動能,全面激活村級發展勢能,推動形成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良好局面。(陳彥妮、周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