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西定南龍塘鎮:在青山綠水間解鎖振興“密碼”

2023年09月15日09:2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青山霧氣氤氳,河流激蕩碧波,綠林、溪流、田園、產業、美麗鄉村等節點串珠成鏈,形成互相銜接、連綿成片的生態圖景。這就是當下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龍塘鎮美麗鄉村的風景線。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如何激活綠水青山、推進鄉村振興,這是擺在龍塘鎮面前的時代之問。

近年來,該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提出“灣區明珠 大美龍塘”發展目標,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不斷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解鎖了一個個在青山綠水間的鄉村振興“密碼”。

綠色林地 “金色寶地”

近日,定南縣龍塘鎮忠誠村漫山原生闊葉林下的萬畝草珊瑚結出了無數個青澀的果實。近兩年來,忠誠村加快盤活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種植產業,通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林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綠色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今年村集體合作社新增了500多畝草珊瑚,其中參與種植的就有脫貧戶28戶,60多人,”忠誠村黨支部書記郭家明說。過去,村民們守著“富礦”仍受窮,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呢?這個問題在2018年開始,有了答案。享益於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植被環境,在專家考察團的指導和建議下,黨員干部率先示范,結合群眾參與種植的意願,整村開啟了林下草珊瑚種植的發展新路子,村“兩委”牽頭成立合作社,實行“黨建+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模式,鎮黨委政府組織外出參觀學習、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培訓、示范、現場指導,幫助了解草珊瑚市場行情等,數年過去,近萬畝草珊瑚逐步進入豐產階段,村民對種植草珊瑚的信心也不斷在增加。與此同時,黃精、毛竹、養蜂等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平時都是在家看孩子,現在村委安排我們來這裡勞動,一天能掙個90元,也能補貼家裡。”脫貧戶胡振添說。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許多制藥企業在各地培育和尋找大規模、高標准的草珊瑚原料種植基地,目前郭才昌、鐘來風等已和忠誠村達成合作協議,按照“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思路,既保障企業原料需求,又幫助當地形成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其中,與企業合作研發制作的草珊瑚養生茶,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養生保健功效獲得了眾多業內人士的贊譽。

從發展綠色產業到發展生態旅游,趁著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和“四區”建設東風,忠誠村正不斷搶抓發展機遇,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聚焦森林康養,不斷加快森林部落項目落地,機車、徒步、有氧運動、林下經濟、鄉村振興合作產業等子項目正不斷“刷新中”。

“一河兩岸”美出新韻

清澈的河水、干淨的木棧道、一座座青瓦白牆的新居錯落有致……走在洪洲村洪洲河畔,近有碧水輕蕩,遠眺群山環抱,兩岸喬木成蔭,風景宜人。“一河兩岸”的環境整治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宛如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東江水驛’景區項目落地后,一方面加強了村裡民心的凝聚,另一方面解決了本村的就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人居環境改善了對大家觸動也是很大的,也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吧。”洪洲村黨支部書記郭小輝說。

洪洲村“東江水驛”景區項目(“一河兩岸”水上樂園項目)是龍塘鎮新型城鎮化示范鎮建設的重點項目,洪洲村黨支部建立“黨支部+黨小組+農戶”的項目建設推進體系,將項目建設所在地上圍組和下圍組的6名黨員編入“一河兩岸”項目黨小組,收集群眾意見,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引導群眾無償將郭氏圍屋及周邊土地納入項目整體建設,實現征地拆遷“零費用”。

夏季,龍鱗壩、觀景橋、搖擺橋等地點人山人海,人們紛紛掏出手機開啟自拍打卡模式。此外,水上攀爬、水上滾滾球、游船以及兒童游玩設施等四十余套現在均已建成,這裡也成了孩子們的水上樂園。

“我是在網上看了抖音過來的,這裡景色很美,水很清,小朋友的游玩設施也很多,所以現在暑假的時候帶一家人都過來打個卡,”一名游客說。

朝著“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流水生態環境”治理目標,洪洲村“一河兩岸”環境整治提升,昔日的洪洲河,變成了“天藍、水綠、岸美”的多彩生態河景觀光帶。(甘小菲、詹繼成、廖麗娟)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