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南康區: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室搭起民意“連心橋”

9月14日,在贛州市南康區市民服務中心,群眾正在向人大代表反映問題。人民網 李途遙攝
“南康家具不能停留在傳統賣場,還需要數字化轉型,提高線上的銷售額。”
“我覺得南康家具出國參展,成本較高,希望政府能夠加大扶持力度……”
“我們南康家具雖然年產值較高,但品牌化優勢還不夠明顯,要做響產業品牌。”
……
9月14日,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家居小鎮,一場南康區家具產業人大代表活動小組座談會正在進行。來自南康家具各企業的人大代表踴躍發言,為南康家具產業發展建言獻策,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家具產業是南康的傳統優勢產業、首位產業、扶貧產業和富民產業,也是贛州市最具特色、規模最大的產業集群。2022年,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總產值達2515.6億元。
產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離不開南康家具人的堅守匠心、勇毅前行,也離不開人大代表的積極履職、主動作為。
陣地“建”起來,代表“忙”起來,站點“熱”起來。2022年9月,南康家具協會駐點設立的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室——南康區家具協會代表聯絡工作室正式設立。
接待家具行業群眾、向家具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和政策指導、組織開展行業交流活動、收集家具產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該工作室為家具行業人大代表開展代表活動、履行代表職責、收集群眾意見、共促家具產業發展提供了組織陣地,全力打通了人大代表服務聯系家具群眾、家具企業的“最后一公裡”。現駐工作室的家具行業代表共13人。
該工作室設立以來,收集了關於家具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10余條,組織代表向家具企業宣傳政策50人次,為家具企業提供咨詢服務20余人次,開展“助企紓困”大走訪30余人次。
為了把代表聯系群眾、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觸角連接到最基層、服務到各企業,去年9月,南康區人大先后在區市民服務中心、贛州國際陸港、南康家具協會、南康工業園鏡壩園區等人員密集、企業多的地方設立了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室,通過“進站入群”廣泛聽民聲、辦實事。
“請問您遇到了什麼問題?別擔心,我們人大代表會協助幫您解決。”
“我們龍嶺鎮邱邊村窯下組水渠年久失修,影響了水稻田的灌溉,對排洪也有影響,希望能夠新建好水渠。”
9月14日,一名群眾來到贛州市南康區市民服務中心,向人大代表反映問題。代表了解情況后,將群眾的問題如實記錄在選民(群眾)意見建議收集登記表上。
南康區市民服務中心作為面向全區的綜合服務場所,平時來辦事的群眾較多,是天然的“民意池”。為更好收集民意,該區依托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室常態化征詢意見。
工作室設立以來,先后接待市民500多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60余條,逐一進行了答復解決,其中部分較有代表性的群眾意見被代表納入調研選題。
南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干東表示,下一步,南康區人大將進一步完善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室的運行機制,努力將工作室打造成代表傾聽群眾心聲、回應群眾訴求的“金名片”,將工作室“小窗口”建成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大舞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