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傳承看贛州】
贛州經開區:打響“紅色經開”品牌 擦亮“紅色旅游”名片

沿著平整的馬路,穿過白牆青瓦,干淨整潔的牆面上印著一行行節選自《資本論》的字句,為這個偏遠的村落裝點上幾分神秘。這裡是贛州經開區三江鄉斜角村,《資本論》中文全譯本首譯者郭大力的舊居便坐落於此。
為進一步打響“紅色經開”品牌,充分做好“郭大力故居”的提升保護工作,三江鄉斜角村自2022年10月以來開展了集中連片村庄環境整治項目,按照“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原則,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95棟10萬㎡房屋立面粉刷、1.2萬㎡披檐建設,整治亂堆亂放82處,拆除亂搭亂建鐵皮棚69處、整改畜禽圈舍60處,改建公共排水溝共2300米,道路“白改黑”1900米。
“現在走村入戶都能聽見群眾對村庄的感慨,變化真是太大了!”斜角村黨總支部書記郭海兵表示,環境整治以來,不僅解決了當地群眾困擾多年的實際環境問題,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還調處了許多鄰裡矛盾,解決一大批土地糾紛問題,帶動了鄉風民風的轉化。
依托郭大力故居,當地積極推動紅色陣地提檔升級,打造了贛州經開區首個勤廉文化教育基地——郭大力家風家訓館,通過場景還原、互動電子屏、現場講解等方式讓紅色精神入腦入心。
此外,郭大力故居還深挖郭大力與鳳崗郵局的紅色故事,建設起現代的“文明實踐+便民快遞”示范服務點,並在2022年5月正式開通了快遞業務,有效破解了當地快遞進村的難題。村民足不出村收寄快遞的同時,也吸引更多人來到郭大力故居參觀,了解紅色故事,有效打出了故居的紅色名片,提高了紅色資源的利用率。“現在村民取快遞再也不用跑二十多公裡去鄉鎮上寄快遞、取快遞,在這裡可方便了。也會有游客過來主動詢問我們郭大力與郵局的故事。”斜角村文明實踐員鄒遠平說。
以郭大力故居獲評江西省3A級鄉村旅游點為契機,贛州經開區不斷探索構建紅色文旅融合發展格局,通過印制《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旅游指南》,推出“中華漢字文化公園-台灣部落民俗文化村-郭大力故居”紅色研學旅游精品線路,探索出紅色+家庭親子游、紅色+團建游等模式,持續擦亮贛州經開區“紅色旅游”名片。
“我們正逐步探索開發‘薪火之旅’‘追光之旅’不同主題線路,以郭大力故居為中心,沿線按主題布置相應景觀,比如以郭大力少年求學、留杭譯書、郭王相遇、再譯巨著等為線索,一步步再現郭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竭盡辛勞的生平事跡。我們要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保護和利用並重,讓更多來這裡的人留下來。”三江鄉一級科員肖輝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