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會昌:將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列入工作清單

開挖排水、排污管道,砌筑排水溝渠......近日,走進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鮮水花園小區,工人們用熱火朝天的建設行動,按下老舊小區改造的“加速鍵”。據了解,本輪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共涉及居民1015戶、總投資達2000萬元。
除了人居環境的改善,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會昌縣從老百姓最關心的事著手,重點關注農業生產、教育資源等群眾“最盼事”“最難題”,扎實推進主題教育在會昌走深走實。
鄉村大調查賦能鄉村振興
10月底,晚稻進入收割期,會昌縣麻州鎮種糧大戶劉文聖的心比往年踏實了不少,“以前村裡的收割機少,晚稻成熟后得趕著收割,一旦下雨就容易倒伏造成損失。今年400多畝晚稻已經收割了300多畝,收割價格也更低了。”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會昌縣圍繞“鄉村振興錢從哪裡來”“糧食安全如何保障”“鄉村公共服務誰來提供”等問題在全縣開展鄉村大調查。今年9月,針對農村地區農業勞動力不足影響收割的問題,會昌縣建立“滴滴農機”模式,統一管理全縣的農機和農機手。
該模式通過農戶在平台點單,平台就近派單給農機手,實現農機的高效調度,減少轉運成本。另外,會昌縣還出台了配套補貼政策,調動農機手的積極性。目前,會昌縣共有268台農機上線“獨好通”平台,服務范圍覆蓋19個鄉鎮。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會昌縣結合鄉村大調查與各領域突出問題,確定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42個調研課題,目前八成以上課題已完成實地調研。
民生“劃重點” 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以前孫子要到其他鎮上幼兒園,接送來回都有10多公裡,現在家門口有了幼兒園,方便多了!”近日,會昌縣白鵝鄉梓坑村村民李南昌高興地說。
孩子入園難一直是白鵝鄉梓坑村及周邊村鎮村民頭疼的問題,為讓孩子們上學近、上好學,會昌縣投入約500萬元,在梓坑家園建成了一所公辦幼兒園,該園配備專業的教師隊伍及教學設施,已在9月順利開園。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會昌縣在增進民生福祉上持續發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另外,會昌縣還聚焦住房、醫療、養老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縣疾控中心用房項目建設、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等29個項目列入首批民生項目清單,“劃重點”式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目前,首批民生項目清單中,已有7個項目完工。
好政策開門迎企 擦亮“好惠辦”品牌
“這裡基礎原材料配套充足,而且從辦理証照到拿地,政府都非常關心支持我們,接下來我們將加快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投產。”會昌縣工業鹽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負責人謝曉林介紹,總投資50億元的工業鹽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投產后,可以解決廢鹽的資源回收問題,減小高鹽廢水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除了工業鹽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會昌一流的營商環境,還吸引了銣銫稀有金屬提煉及精深加工項目等3個投資20億元以上項目。
大項目的落戶,離不開會昌縣“好惠辦”政務服務品牌的創建。1513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縣市民服務中心,基本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執行“容缺后補+承諾制”,縮短企業辦事時限﹔多渠道兌現惠企政策資金4323.86萬元,惠及企業1009家……
主題教育中,會昌縣立足企業和群眾實際需要,聚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強化數據共享,精簡辦事材料,注重業務協同,再造審批流程,讓辦事從“能辦”到“好辦”,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
“將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列入主題教育工作清單,讓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會昌縣委書記潘金城表示,會昌縣將堅持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檢視問題等重點措施貫通起來、一體推進,努力通過主題教育的扎實開展,解決好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