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石鼻換新顏 百業興旺拂新風

一條條縱橫暢通的農村公路連接著村庄、農戶,一座座錯落有致的庭院小樓組建起特色各異的村落,一個個產業基地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廣袤農村展現出欣欣向榮新氣象。
近年來,安義縣石鼻鎮按照“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目標要求,依托“奮進新安義,拼搏新征程”活動大背景,聚力安義“十大突破行動”中的城鄉品質突破行動和鄉村運營突破行動,抓重點、攻難點、做亮點,改善鄉村面貌,盤活鄉村資源,做活鄉村產業,讓石鼻鎮鄉村振興工作有速度、有廣度、有亮點。
路暢景美,鄉村建設更加快速
初冬時節,行走在石鼻鎮安石公路上,干淨、整潔的柏油路兩旁種滿了香樟樹,郁郁蔥蔥、亭亭如蓋,令人心生愜意。經過路域環境整治之后的安石公路,吸引了眾多騎友、攝影愛好者前來游玩打卡,不經意間,成了一條網紅公路。
去年以來,石鼻鎮以“兩整治一提升”為契機,大力實施農村道路路域環境整治工程,全面推進道路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善、文化景觀提升等。針對農村道路路面破損、設施老舊、環境臟亂的情況,該鎮一體推進實施了安石公路、萬赤公路、石鼻大橋至集鎮道路等路域環境整治項目,累計整治30余公裡,產生了真正看得見的變化,讓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捷。
在石鼻鎮,發生巨變的不止路域環境,農村人居環境的變化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日前,筆者走進石鼻鎮雷家村,筆直的瀝青馬路干淨、平整,白牆灰瓦的贛派風格房屋鱗次櫛比,寬敞的廣場上廣場舞隊伍正在排練節目,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映入眼帘。
去年以來,石鼻鎮嚴格按照“兩整治一提升”要求,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重點對轄區內安石線、萬八線等主干道及集鎮范圍內的“臟、亂、差、堵”等現象進行專項整治,並啟動安石線、古村景區沿線5個共同富裕樣板村建設,實現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產業興旺,鄉村發展更加全面
沿著赤石至奉新公路一路向南,兩旁的落葉鬆蒼勁挺拔,20個雙孢菇生產大棚沿路而建,錯落有致。這是石鼻鎮今年重點推進的農旅融合產業項目之一——雙孢菇產業基地,總投資600萬元,佔地面積60畝,主要從事菌菇生產、加工及銷售。
“雙孢菇產業基地按照項目資金的比例進行分紅,不僅每年可以給村集體增加30萬元左右的收入,還能提供30余個就業崗位,務工人員月收入逾3000元。”赤石村黨支部書記楊德水說。
近年來,石鼻鎮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優勢,摸清家底,找准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堅持培育“一村一品”,不斷拓展村集體經濟來源。如今,特色產業做到16個村全覆蓋,形成了“米、雞、魚、果、花、菌”的產業布局。例如,石鼻村培育出省級龍頭企業——騰飛糧油﹔京台村日升家庭農場年均養雞1萬羽以上﹔果田村工廠養魚有大口徑養殖桶60個,年均產量不少於100萬尾﹔羅田花果園、果田“沙洲果園”、京台瑞品、赤崗馬家柚等水果基地近1000畝,有火龍果、百香果、甜瓜、葡萄等多種水果﹔古樓村泓百卉種有黃金噴泉繡線菊、紫葉千鳥花等上百種花草品種﹔赤石村建有食用菌基地26畝,草菇、雙孢菇等年產近百萬斤。
路暢景美業興的石鼻鎮正加速振興的步伐。為進一步將資源、生態和產業等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今年,石鼻鎮聚力鄉村運營突破行動,引入了江西鬆果小鎮運營景區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市場化運營,將對門村下轄的上崗共同富裕樣板村、楊崗鄉村振興示范村資源進行整合,創造性地打造了霍比特人“蘑法營地”特色IP,融合打造了集“吃、住、行、游、學、購、娛”一體的村落景區。“這不僅將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而且探索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石鼻鎮黨委書記戴劍對未來的鄉村運營前景充滿信心。
文明新風,鄉村面貌更有內涵
“幸福不在房和車,看重情義輕彩禮,不擺闊氣不收禮,皆大歡喜……”筆者路過石鼻鎮石鼻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時,被裡面傳出的《移風易俗三句半》的歌聲吸引、駐足,村民們正聚精會神地欣賞台上的表演。
為了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去年,石鼻鎮成立移風易俗志願宣講隊,他們自編自導移風易俗節目,用地地道道的石鼻方言,形象、生動地向村民傳遞移風易俗的內涵、意義。
今年,石鼻鎮還開展了全縣首個試點,將婚俗禮堂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禮堂內配備廚房、桌椅等設施,均免費提供,村民在這裡可以操辦婚宴、壽宴、周歲宴等。近年來,石鼻鎮持續聚焦移風易俗工作,在宣傳發動、示范帶動上想辦法、做實事,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高價彩禮、人情攀比、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止。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石鼻鎮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鄉村變得越來越宜居宜業,鄉村產業蓬勃發展,農民的收入越來越高。
微關注
關愛“一老一小”
繪就幸福畫卷
“我一個人住,做飯不方便。這裡的飯菜味道好又有營養。”石鼻鎮羅田村老人黃必珍對村裡開設的幸福食堂贊不絕口,“飯前有電影、電視節目可以看,飯后還可以打牌、跳舞、運動等﹔還有健康小屋,經常有醫生為我們檢查身體,這裡養老太方便了。”近年來,羅田村整合現有的頤養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資源,打造了“一老一小”幸福院,院內有健康小屋、幸福食堂、便民超市、文化娛樂室、四點半課堂等十幾個功能室,基本滿足村民養老、托育的需求。
據了解,石鼻鎮堅持把“一老一小”作為一項暖民心、解民憂的民生工程,持續織密織牢服務保障網,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設示范點位2個,建成22個居家養老點,覆蓋16個村﹔成立1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和16個兒童之家,對留守、困境未成年人進行定期家訪,關心關愛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解決其生活困難。(雷建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