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南:“公益紅娘”引領鄉風文明新婚俗

“手持玫瑰,福緣共渡!珠聯璧合,同心百年……”日前,江西省龍南市渡江鎮玫花渡婚俗新風館與往常一樣為新婚新人舉辦特色婚禮,現場彌漫著婚俗新風新氣象。這是龍南市深化鄉風文明建設,推動鄉村移風易俗的一幕。近年來,龍南市以遏制高價彩禮,回歸“禮”性為目標,通過建設戶外頒証基地、婚俗新風館,統籌社會力量,優化婚慶服務等方式,打造“公益紅娘”特色品牌,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徑。
創新載體,搭建“公益紅娘”服務平台
“我們在做好線下全面摸排本轄區適齡單身青年建立‘月老簿’,召集轄區‘紅娘’志願者牽橋搭線的同時,還建立了‘吾家有喜’線上交流群,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為青年男女提供多樣結識和交流途徑。”在龍南市汶龍鎮“文明集市”一條街開業儀式上,汶龍鎮黨委書記廖俊介紹了該鎮融入移風易俗、相親介紹等元素“吾家有喜”紅娘館。
據了解,“吾家有喜”紅娘館依托汶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立,旨在常態化牽紅線、搭鵲橋、助脫單、結良緣。目前,已有36名單身青年線上交流互動,60名線下青年登記在冊。30多公裡外的渡江鎮新大村,當地依托玫瑰產業基地,通過翻新改造老祠堂、鏈接文明實踐站、設置新風禮堂等設置婚俗文化展廳、廳堂婚儀場景、洞房花燭場景、客家婚俗新風展廳、結婚登記中心、婚嫁堂六個區域,打造集婚俗文化、夫妻和睦、敬老孝親等元素及吃、住、行、拍及領証服務於一體的客家緣婚俗新風館,一經推出受到不少適婚青年的關注。
今年以來,針對青年群體、新婚家庭重點群體需求,龍南市按照“示范引領、特色打造”思路,整合民政、婦聯、團市委等力量,發掘各級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空間特色,以點帶面打造特色婚俗新風館平台,積極營造婚事簡辦、新辦有抓手、有平台、有動力的濃厚氛圍,讓年輕人在樂於參與和認可新風尚,自覺成為婚嫁新風的踐行者、弘揚者。
健全制度,完善“公益紅娘”保障體系
“要成為‘吾家有喜’的紅娘,我們會要求其簽訂一份婚喪從業行為自律承諾書。”廖俊介紹,為確保“紅娘們”在介紹相親過程中,能將移風易俗、低彩禮高幸福等新風聲聲入耳傳入有緣人心中,當地把好紅娘隊伍關,旨在良緣起步之時便在新人心中種下文明婚嫁的種子,推動形成了良好的新時代鄉風。
據了解,著眼規范管理,龍南圍繞“公益紅娘”陣地建設、服務機制、婚俗標准、監督保障等提出12項具體舉措,明確職責。由民政部門牽頭摸排全市紅娘31名,成立公益紅娘協會,定期開展培育、規范工作,禁止哄抬彩禮、索要媒禮,有效提升“公益紅娘”婚戀服務素養。2023年,龍南投資撥付50余萬元,打造汶龍鎮、渡江鎮“公益紅娘”服務站點,開展紅娘培訓活動6次。
今年以來,龍南市組織各鄉鎮深度挖掘各村婦女小組長、老黨員、老干部等資源組建村級“公益紅娘”隊伍,逐步推行“一村一隊”模式。該市還探索優秀公益紅娘激勵評價機制,結合“積分制”將婚嫁彩禮納入村規民約,限制彩禮標准。同時,發揮紅白理事會+“公益紅娘”作用,激活群眾內生動力﹔建立常態考核制度,將農村彩禮治理工作情況納入綜合考核指標的重要內容,納入負面清單管理,推動婚俗改革常態長效。
優化服務,全面發揮“公益紅娘”效能
今年以來,聚焦發揮“公益紅娘”隊伍作用,龍南市定期策劃組織移風易俗、婚戀課堂、婚姻法律知識宣講等活動,積極培育向上向善婚戀價值觀。以客家緣新風婚俗館為錨點,龍南市整合資源為新婚群體提供平價菜單、民宿體驗、婚紗攝影等一體化服務,打造“文明實踐+婚禮”“旅游+愛情”特色婚慶路線,通過設置新風倡議、集體宣誓、共植金玉良緣樹等代替婚禮婚宴形式,吸引、引導廣大青年簡化婚禮流程,做婚事簡辦新辦倡導者、實踐者,凝聚弘揚婚嫁新風向心力。實施以來共開展3次集體婚禮惠及26對新人、百余名干部群眾。
聚焦“家庭成長”,建好溫暖港。龍南市持續開展好“公益紅娘”后續幫扶活動,在創新開展領証前開設婚姻課堂進行正確婚姻觀、家庭觀指導,跟蹤回訪幫助有需要的當事人免費提供情感溝通、心理調適、糾紛調解、法律咨詢等服務“兩個幫”活動的同時,該市還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持續開展“好公婆”“好家庭”等“五個100”移風易俗評選活動,邀請獲評人員講述愛情、婚姻、家庭故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培育溫暖、和諧、幸福家庭。(李鬆群、鐘宛秦、鄒逢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