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賦能文明鄉風,安遠移風易俗風正勁

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堅持把推進移風易俗志願服務活動,作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以全縣163個鄉風文明積分超市為抓手和主要突破口,用積分賦能文明鄉風,努力邁出積分制與移風易俗深度融合的高質量“安遠步伐”。
健全“三項機制”,強化隊伍建設
“我們的積分超市每到兌換日,村民就自動排成長隊,用平常參與志願服務活動‘賺取’的積分兌換商品。”安遠縣鶴子鎮鶴子村文明實踐員郭雙燕介紹。
據了解,該縣堅持以推動形成文明鄉風為目標導向,完善領導機制,陸續出台《安遠縣推進鄉風文明“五整治、五提升”三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安遠縣鄉風文明“五整治、五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聯席會議制度》,成立領導小組,內設“一辦六組”,建立三級聯動及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專題推進會。
創新建管機制。以“鄉風難淨化、積分難量化、作用難發揮”等問題為導向,出台《安遠縣鄉風文明積分超市運行管理工作方案》,指導各村扎實推進積分超市“八有標准”建設全覆蓋,細化隊伍管理、積分細則、兌換分值等內容,實行“周登記、月兌換、季公示、年表彰”運行管理流程,解決“超市如何建、積分如何換”的問題。
選用人才機制。以積分制為推手,實行一戶一檔,明確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文明實踐員或婦女主任任副組長,村(社區)“兩委”日常監督並按網格化包片包戶責任區帶頭推行積分制,切實以“一班人”帶動“全村人”。
開發“線上超市”,讓積分透明化
“過去,村民參與志願活動都得去村委會登記,現在我們直接在小程序裡發布志願服務、政策宣講等文明實踐活動,村民一鍵報名、自主上傳信息,管理員在線審核,積分入賬公平透明,大伙兒都認可。”該村支部書記郭玉玲笑著說,“現在經常是文明實踐活動剛上線發布,一會兒報名就滿了。”
據了解,該縣作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先后建成了AI雲廣播、鄉風文明積分超市等數字化平台,“有意思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加上可量化、可兌換的積分制度,村民參與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情明顯高了。”安遠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張愛紅說。目前,共有456個數字化應急廣播終端入駐全縣152個行政村,4萬余戶家庭加入“攢積分”隊伍。
建立“正負清單”,實行獎懲並重
“經過調研,我們將學習培訓、移風易俗、清潔家園、創先爭優等20多項內容細化為具體積分指標,明確了正負面清單內容,各村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進行補充完善。”安遠縣委宣傳部干部杜雪婷說,近幾年,該縣著力打造“正向激勵、負向懲戒”的雙向管理機制,對全縣所有村(居)民實行積分制管理。
“清單內容很豐富,有助於村裡規范村民不文明行為。”孔田鎮宣統委員葉金霞說,縣裡將抵制高價彩禮、倡導“零彩禮”、移風易俗宣傳等48條內容納入正面清單,將大操大辦晒彩禮等20條內容納入負面清單,進行全盤量化積分。
據了解,該縣還注重清單的全面性和目標性。將群眾能力范圍內的各項任務,如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紅白喜事備案登記等作為基礎分。同時,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級部門有關要求為前提,緊密結合當前形勢,將在推進婚俗改革等難點焦點問題方面有新作為、新貢獻的,提高加分權重,鼓勵吸引群眾爭先創優,不斷在推動移風易俗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強化“四重保障”,精准服務群眾
為了讓積分兌換更加數字化、便民化,該縣積極開發線上積分小程序。“這幾年,縣裡多方統籌社會資源,積極爭取縣鄉村三級經費支持,建立多元投入機制,解決了‘資金哪裡來’的問題。”安遠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紅生表示。
據了解,安遠縣財政每年每村(社區)撥款3-5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超市物資採購,將積分超市建設納入各鄉鎮鄉村振興目標責任考核,建設運行資金包括后續貨品補充項目資金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庫。
同時,每村從光伏電站收益中拿出1.5-3萬元作為超市日常工作經費和物品採購補充資金。鄉風文明工作經費超支部分,由鄉(鎮)財政給予統籌解決,保障積分超市日常運轉經費。
最后,通過幫扶單位支持一點、企業愛心捐助一點等方式豐富貨櫃物品,精准對接群眾需求和喜好。2022年至今,全縣累計投入600多萬元。
實行“三重激勵”,注入強勁動能
張愛紅介紹,根據農村實際,該縣以戶為單位制作鄉風文明“積分存折”,重視精神激勵,優先推薦積分靠前農戶獲鄉風文明“紅榜”“感恩奮進之星”“文明信用戶”“文明家庭”“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並通過挂牌評星、廣播通報、縣級媒體、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廣泛宣傳。
同時,實施物質嘉獎。按照兌換標准,農戶可在固定積分兌換日到積分超市兌換米油面、毛巾香皂等生活物資。目前,全縣已累計30000余戶農戶參與積分兌換物品活動,兌換總額達150余萬元。
安遠是贛南臍橙的核心產區,百香果、紅蜜薯、獼猴桃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為了滿足農戶發展產業的融資需求,該縣探索起將積分超市建設與農村文明征信體系建設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我們村是文明信用村,在小額農貸評分時有加分。”年初,龍庄村養殖戶肖念清打算發展特色種植,但手頭有點緊。該縣農商銀行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與他對接,肖念清的小額農貸額度由5萬元提升至15萬元,資金難題迎刃而解。
此外,該縣堅持推進權益保障。2022年,全縣共表彰了“文明信用村”47個、“文明信用戶”1158戶。該縣還多次組織行業部門和鄉鎮召開聯席會進行專題研討,印發實施《安遠縣文明信用戶認定與激勵政策享受管理辦法(試行)》。其中,縣級層面20多個部門單位分別在醫療保障、就業就學、信貸優惠等多個領域制定系列激勵措施共計50余條。(郭慧斌、杜雪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